『眼前這個設備看似平平無奇,卻是我國第四代核電站高溫氣冷堆換卸料系統的核心設備——氦氣壓縮機,也是我們團隊五年來的全部心血!』在哈電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氦氣壓縮機研發室主任徐文吉向記者展示自己的團隊五年來攻堅克難的最新成果。
大型的數控加工中心發出低沈的轟鳴聲,金屬碎屑在刀具的切割下如雪花般飛濺。一旁的操作臺上,擺放著剛剛加工完成的零部件,毫米級的精度尺寸,彰顯著企業在制造領域的卓越實力。
『研發氦壓機就是為了滿足我國核電事業發展的新需求,因此產品定位一定要技術先進、質量過硬,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目標,2021年,在集團公司和佳電股份的支持下,我們正式成立了研發團隊。』徐文吉說。
全新下線的氦氣壓縮機組。人民網 徐成龍攝
作為我國第四代核電站高溫氣冷堆換卸料系統的『心髒』,氦氣壓縮機組的問世突破了高溫氣冷堆高壓密封性、材料耐久性、復雜工況適應性等關鍵技術瓶頸。與主氦風機組成的高溫氣冷堆氦氣循環能動系統,可以確保高溫氣冷堆能在極端條件下的安全穩定運行,助力我國核電產業向『核強國』邁進。
『通俗來講,氦壓機就是核電站高溫氣冷堆中的「鼓風機」,依托於氦氣的穩定性,氦壓機用壓縮氣流將反應堆內的乏燃料球「吹走」,再將未反應的新燃料球「吹進」反應堆,擺脫了傳統壓水堆核電站對大規模冷卻水源的依賴。』徐文吉表示,『相對於第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氦壓機組可以實現高溫氣冷堆換卸料期間「不停堆」,能顯著提昇核電站的運行效率與可靠性,在極端工況下仍能維持反應堆處於安全可控狀態,有效避免堆芯熔毀和放射性物質泄漏的可能。』
氦壓機是我國第四代核電站高溫氣冷堆換卸料系統的核心部件。人民網 徐成龍攝
沿著車間的通道前行,在氦壓機的裝配工段,身著藍色工裝的裝配工正全神貫注地進行裝配工作。『徐工,徐工!最後一臺氦壓機馬上完工,可以准備進入測試環節了!』在車間另一邊,氦壓機研發團隊的裝配工關濤興奮地向徐文吉和記者揮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氦氣壓縮機需要在高溫、高壓環境下運行,對密封技術的要求極高。為達到理想的裝配效果,關濤認真研究每一個零件的尺寸與位置,精心策劃裝配順序,把每一項數據都牢牢印刻在腦海中。『裝配氦氣壓縮機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缺乏先例可循,且壓縮機的氣動部件間隙微小,軸向位置需精確至絲米級,這比人的一根頭發絲還要細!』關濤介紹。
作為團隊中重要的主導裝配人員,關濤在質量把控上嚴格執行『零容忍』的標准。今年四月,在北京舉行的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關濤還被授予了『全國勞動模范』的榮譽稱號。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然而創新之路注定不是一條坦途。
氦氣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質,給設計制造帶來了諸多新的挑戰。研發初期,氦氣泄漏控制、高效壓縮比實現、設備穩定性與可靠性等難題接踵而至,如重重高山橫亙在團隊面前。
研發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就是解決氦壓機的密封性問題,在攻克氦氣泄漏難題時,團隊成員提出了全新的密封結構設計方案。
『在一輪輪、一次次的密封性試驗過程中,團隊成員細致分析對比各類密封材料性能,精心設計出特殊密封結構,經過多輪篩選與創新設計,最終將氦氣泄漏率控制在行業領先水平。』談到這一瓶頸的創新突破,徐文吉臉上洋溢著驕傲與自豪。
經過測試的氦氣壓縮機組將陸續運至核電站投入使用。人民網 徐成龍攝
五年縱深推進,研發團隊突破了一個個瓶頸與障礙,每一步都蘊含著改革創新『含金量』。
2022年6月,徐文吉帶領團隊來到重慶市對氦氣壓縮機原理樣機進行實地組裝調試。『安裝調試階段也是我們團隊最艱難的一段日子,當時正趕上重慶的高溫天氣,我和團隊成員經常在夜間錯峰用電時期進行安裝和調試工作。為了加快進度,很多同事都吃住在車間,經常一乾就是一整天。』徐文吉說。
但技術攻關並非一帆風順。在設備穩定性和可靠性測試中,新問題再次出現。
『當時情況特別緊急,裝配完畢的樣機運行後部分性能不達標,嚴重阻礙設備後續測試進程,若無法解決問題,我們此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關濤擦了擦額上的汗,對攻堅克難的時光記憶猶新。
關鍵時刻,在悶熱的車間內,徐文吉組織多次技術研討會,鼓勵成員暢所欲言。在一次次『頭腦風暴』中,最終以優化氣動結構作為解決方案,方案得到團隊的一致認可並迅速實施。經過對數據抽絲剝繭般的分析研究和連續幾天幾夜的不懈奮戰,團隊終於揪出了問題根源,成功解決了性能不達標問題,保障了氦壓機的穩定可靠運行。
『2022年12月,我們終於將調試完畢的樣機運回了佳木斯,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全新的高溫氣冷堆關鍵設備組裝車間和生產線拔地而起,為後續的實驗測試和正式投產打好了「地基」。』徐文吉介紹,『歷經千辛萬苦,我們研發的氦氣壓縮機樣機順利通過專家委員會的現場鑒定,各項性能指標優異,項目取得圓滿成功。那一刻,值了!』
在我國能源戰略布局中,核電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清潔能源的重要支柱,更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昇級的關鍵力量。而氦壓機這一關鍵設備的成功研發,宛如一顆璀璨的啟明星,為我國核電事業照亮了新的發展征程。
『能帶領團隊投身於我國核電事業發展,我深知肩負的使命意義重大,這一勝利的果實也將成為我們勇毅前行的堅實底氣。』面對下一階段的新征程,徐文吉表示,將帶領硬『核』團隊緊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我國核電事業取得新的突破,為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貢獻。(方圓、李忠雙、韓婷澎、尚城、蘇靖剛、徐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