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省東南部,一座因煤而興的城市正在經歷一場靜水深流的精神蛻變。雞西市近年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軟實力,通過一系列創新實踐,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重塑著這座工業城市的氣質與容顏。
??近年來,雞西在文明城市、鄉風文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工作方面均已躋身全省前列,第七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獲獎數量更達到前六屆總和的70%以上。
??微光成炬:道德模范講述身邊故事
??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雞西市將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轉化為具象化的價值指引。三年來,當地開展『道德模范進基層微宣講』等品牌活動3萬餘場,覆蓋市民50萬餘人次。
??這種『沈浸式』教育取得了顯著效果。三年間,雞西市5人榮登『中國好人榜』,3人獲評『黑龍江省道德模范』,53人登上『龍江好人榜』,評選出各級各類先進典型1071名。這些平凡英雄的故事通過百人宣講人纔庫,以『身邊的感動』微宣講形式傳遍城鄉千餘場次。
??在雞西市廣泛開展的道德模范宣講活動中,特教教師於姍姍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2015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的於姍姍毅然放棄省城穩定工作,回到家鄉雞西密山市創辦兒童康復中心。面對經費不足、場地有限等困難,她在80平方米的家中開啟公益康復之路,十年如一日守護特殊兒童。她累計救助630餘名殘疾兒童,幫助85%的患兒回歸普通校園。她的故事通過"微宣講"傳遍城鄉,成為道德力量最生動的注腳。
??雞西市還建立了『線上+線下』融合傳播機制,借助新媒體平臺打造指尖上的文明實踐『雲課堂』,實現宣傳教育全域覆蓋。傳統道德教化與現代傳播技術的結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雞西找到了落地生根的新路徑。
??於姍姍對兒童實施康復乾預訓練。密山市文明辦供圖
??立法善治:文明行為有章可循
??雞西市的精神文明建設不僅依靠宣傳教育,還通過立法和制度保障得以鞏固。《雞西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雞西市文明祭祀條例》《雞西市養犬管理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相繼出臺,使文明行為有了明確規范和法律依據。
??為確保這些條例落到實處,雞西市開展了『條例落地年』宣傳活動5000餘場,發放5萬餘份普法資料,實現『社區+校園+商圈+景區』四大領域全覆蓋。同時建立『執法+志願』雙軌機制,開展專項執法3000餘次。
??在交通路口設置文明引導崗、景區設立文明旅游驛站、餐飲場所擺放『光盤行動』桌牌...這些細致入微的措施正在雞西全市逐漸形成自覺有序的社會風尚。市民李大爺感慨道:『現在過馬路大家都自覺看信號燈,養狗的也會主動拴繩,環境確實變得更好了。』
??密山市興凱湖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雞西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宣傳活動。密山市興凱湖鄉供圖
??2025年『創文明城市諫文明出行』主題志願服務活動。雞西市交警支隊供圖
??城鄉共進:從城市更新到鄉風文明
??雞西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注重城鄉融合發展。在城市,公共文化設施持續完善,市文化中心、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運動中心等相繼投入使用,工業博覽園向市民開放。城市更新成效顯著,維修改造道路67條,開工改造老舊小區420個,改造棚戶區9416戶。三年來,雞西的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時,雞西市實施『綠在雞西』三年行動,使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3.55%。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三年排名全省第2位。
??在鄉村,雞西市出臺《關於實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行動推進鄉村建設方案》,開展『除陋習、樹新風』專項整治行動。麻山區龍山村入選第三屆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典型案例,雞西市雞冠區和虎林市也在全省鄉風文明工作會議上做經驗交流。目前,雞西已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村鎮8個,建設鄉風文明試點村鎮491個,佔全市村鎮總數的90%以上。
??在雞西一些縣區,很多村裡建立了『道德銀行』。它存的不是錢,是鄉親們的好人好事。誰主動幫著打掃村道、誰做了好事,都能換積分存進這個特殊『銀行』。虎林市富路村村民陳桂敏覺得自家院子差不多就行。看著鄰居們用積分換回了米、面、油。她也開始積極收拾庭院、參與村務,用攢下的積分換生活用品,樂得合不攏嘴:『東西實在,心裡更得勁兒。』這小小的積分,換來的不僅是實用的物品,更是那份被認可的榮譽感,讓淳朴的鄉風民風越來越濃。
??全國文明村梁家村。雞冠區文明辦供圖
??育人為本:築牢未成年人思想根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雞西市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置於重要位置,出臺系列文件明確目標與任務。三年來,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好少年、永遠跟黨走』等系列活動2800餘場。
??創新推出的『紅領巾+N課堂』實踐活動結合本地紅色資源與黨史故事,組織『紅色』朗讀者、『紅領巾』宣講員,借助『固定課堂』『雲端課堂』『指間課堂』等多種形式,推動紅色教育深入人心。
??雞西還著重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陣地建設,充分發揮『96311』未成年人心理諮詢熱線作用,匯聚專業心理諮詢師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構建『校園+心理健康輔導站』模式,每周定期開展線上公益講座,覆蓋學生達5萬餘人次。
??雞西市南山小學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雞西市南山小學供圖
??實踐創新:四級陣地激活志願服務
??雞西市依照『五有標准』,整合基層公共服務資源,構建起『中心-所-站-點』四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體系。目前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628個,實現縣鄉村全覆蓋,建立完善三級貫通的體制機制,形成結構優化、運轉高效的文明實踐工作格局。
??志願服務是文明實踐的重要載體。雞西市鞏固拓展『8+N』志願服務隊伍模式和『五單』服務模式,構建四級聯動全覆蓋的志願服務組織體系。現有市級專項志願服務隊20支,縣區級志願服務隊671支,總共1956支志願服務隊伍活躍在實踐陣地。
??三年來,全市累計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數量位列全省第二;年度服務時長、地區志願者參與率均居全省首位。2022年入選黑龍江省志願服務『五個100』先進典型32個,2023年度獲全省卓越金獎志願者人數位列全省第一。
??『弘揚雷鋒精神·凝聚奮斗力量』主題文明實踐活動啟動儀式。雞西市委宣傳部供圖
??品牌引領:文明實踐融入日常生活
??雞西市聚焦群眾需求,構建覆蓋16個領域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庫,策劃推出文明實踐陣地『十百千』示范項目6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73個。這些項目先後榮獲黑龍江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1個、銅獎2個、優秀獎7個、創意獎1個。
??當地積極探索文明實踐新路徑,創新打造『文藝+宣講』模式,以快板、秧歌等藝術形式闡釋黨的主張、傳播黨的聲音。同時深入推進『書香雞西』建設,通過舉辦讀書分享會、詩詞大賽等文化活動,營造濃厚書香氛圍。在傳統節日與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實踐融入雞西人的日常生活,成為這座城市的新風尚。
??虎林市偉光鄉太平村舉行的『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文化活動。虎林市文明辦供圖
??雞西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精神文明辦主任叢生表示:『下一步,雞西市將繼續錨定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以『繡花功夫』雕琢城市品質,用『文明根系』滋養精神家園,奮力書寫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嶄新篇章。』
??從煤礦之城到文明之城,雞西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轉型。這種轉型不僅是經濟結構的調整,更是城市精氣神的重塑。道德的力量,正在點亮這座東北城市的未來之路。(采訪報道組:孫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