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3月26日電(記者黃毅)經過工作人員數月的努力,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嚴重毀損的四川閬中明代白塔,震後恢復修繕工程日前竣工,並通過了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的驗收。
通過現場檢查和查看資料,負責驗收的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認為,閬中明代白塔整體工程修復基本遵循了文物保護的准則,原工藝,原材料,原結構基本符合規范,修復後的白塔體現出了文物原有的風貌和價值,同意通過驗收。
據了解,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與閬中古城隔江相望、已矗立400多年的閬中明代白塔遭到嚴重毀損,白塔7層以上的塔身在地震中轟然倒地。為盡快修復明代白塔,閬中市委市政府組織文化、文保等部門在廣泛收集意見的基礎上,決定采用『加固殘體,恢復重建』的方案,嚴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采取傳統工藝恢復修繕明代白塔。
在文物修復工作中,工作人員專門從陝西買回了仿古磚,以及麻刀灰、糯米石灰漿等原汁原味的明代建築原料,同時將被風化的白塔基腳石材『清洗』掉風化層,噴涂專業藥劑,還原白塔風貌,在白塔身高13層和體形不變的原則下,加固地梁並新增防震、防雷等功能。經過數月的努力,投入600多萬元,閬中明代白塔震後恢復修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