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麻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主任李剛的肩上就多了一份職責,每天帶領卡點檢測人員擔負起守衛雞西西大門的疫情防控任務。從那時起,李剛的生活裡再也沒有休息日和節假日,天天早來晚走,連續幾周不回家已是常事。在這場全民戰『疫』中,他始終以『我是第一責任人』的事業心恪盡職守、率先垂范,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全力織牢織密疫情防控網做出突出貢獻。
當好防疫哨卡『守門員』
從疫情初始到現在,李剛一直衝在防疫一線,先是擔任方虎路麻山段九坑和麻山高速口檢疫卡點負責人,後又擔任麻山區卡點轉運專班副班長,這一乾就是兩年多。這兩處卡點是牡丹江和哈爾濱等方向車輛進入雞西西大門的第一道關口,地理位置尤為重要。如何當好『守門員』成為李剛身上沈甸甸的責任和自覺。兩年多來,李剛統籌各方面問題,主動承擔社區卡點值守、疫情防控宣傳、重點部位消毒、協調人員排查等任務,把抗疫為民放在首位,盡心盡力為群眾想辦法、解情緒、穩民心。
『家裡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單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是根植於他心中的一句話。為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他帶領大家克服困難,保質保量完成各項防控任務。每天卡點嚴防外源輸入的任務很重、檢測量很大,特別消耗體能,雖然要求實行輪流值守,執勤人員也都很認真負責,但李剛依然不輪崗休息,以單位為家,每周僅回家一次換洗衣物,熬過了嚴冬酷暑。直到區領導擔心他身體吃不消,強制要求他休息時,他纔勉強休息一天,第二天便早早上崗。截至目前,他在卡點整整奮戰了26個月,牢牢駐守著雞西的西大門。
當好防疫檢查『後勤兵』
麻山區兩處防疫檢查站24個班組150餘人,事務相對繁雜。李剛幾乎每天都要到兩處檢疫服務站,督促大家學習貫徹防疫政策,規范指導檢查流程,制定完成各項防疫制度。他說: 『防疫路上,你我都是「第一責任人」,要端正工作態度,不能有絲毫松懈心理,必須要腳踏實地,吃苦耐勞,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用心做事,時刻把防疫工作放在首位』。
針對每天各類防疫、辦公、生活等物資消耗量極大,後勤保障工作任務十分繁重的實際情況,李剛經常叮囑帶班負責人要對各項物品消耗情況進行細致統計,及時做好領取發放登記工作,同時以身作則,帶領全體工作人員抓好物資節約,防止浪費。
炎炎夏日來臨時,身著防護服的防疫工作人員不能將防護服脫掉,經常中暑,他便自掏腰包為兩處防疫檢查站買來冰箱、冰櫃、電風扇。夏日中的一絲『清涼』給防疫檢查站的每位防疫工作人員帶來了溫暖。
當好穩定就業『排頭兵』
就業是民生之本。李剛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做好做實。他立足本職紮實開展就業服務,三年時間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757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363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35人,推薦就業見習26人,與北琴海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聯合在土頂村舉辦免費育嬰員培訓班一期,培訓學員83名。順利承接市社保局下沈70項業務,推進麻山區社保業務逐漸向『就近辦、一次辦,一窗通辦、一網通辦,陽光便捷社保』目標邁進。為區內9家企業辦理企業新參保158人,為個體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鄉居民辦理新參保255人;采取多種方式為5120人提供生存認證服務,其中上門入戶386人。
大力開展創業服務工作。為120餘名創業者申請創業擔保貸款2000餘萬元,深入開展『送崗位、送政策、送資金、送技能、送信息』『五送』政策宣傳活動,三年時間,麻山區4個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及16個行政村的工作人員共走訪居民、商戶19490人(次),發放『五送』政策宣傳單51480餘份,解答群眾諮詢860餘次,確保『五送』信息推送無死角、全覆蓋,為麻山區疫情期間的創業就業工作作出貢獻。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一個身先士卒戰斗在阻擊疫情一線的『領頭羊』,一個率先垂范致力於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急先鋒』,李剛用實際行動把共產黨員這面旗幟牢牢樹立在百姓心中。
記者 孫洪義 趙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