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曉玲於敬文張旭暉
黨興則企業興,黨強則企業強。我市國資國企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牢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這個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牢固樹立『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的核心理念,以黨建促改革,以黨建壯筋骨,以黨建引領發展,我市『老國企』正煥發『新青春』,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頂層設計:全面加強黨對國企改革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國務院國資委出臺了最系統、最全面、最有針對性的『1+N』政策文件體系。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成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主要任務。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於2021年5月批准獨立設置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7月份下發了三定方案。市國資局黨組把全面加強國企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作為國資國企系統的頭等大事,將黨的領導作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主軸主線,將黨建工作作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中之重,提綱挈領牽動國企改革整體突破,全面深化。
改革的突破口從思想發動開始。改革之初,市國資局黨組召開了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理論學習會,帶領國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和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編印了8.5萬字的《雞西市國企學習中國一重集團學習材料匯編》,帶領出資企業完整學習中國一重集團發揮制度優勢、全面從嚴治黨、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寶貴經驗和生動成效,激發了廣大國企黨政領導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市委、市政府把深化國企改革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建立第一責任人制度,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組織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市委常委會、市政府黨組會、市政府專題會、市國企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多次研究部署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新組建的國資局,自覺與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全力學習進入角色、迅速進入改革陣地,搭建起了從思路與規劃到推進與保障的國企改革框架體系,奮力有為、不遺餘力推進改革,制定了《關於出資企業建立責任機制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的實施意見》,就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對出資企業進行了黨內專項督辦,從政治紀律和黨內監督上確保改革紮實推進。各出資企業黨委、黨組織,強化責任意識,分別制定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和臺賬,確定黨政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企業黨委、黨組織以黨建提士氣、聚合力、保改革、促發展,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攻堅克難、開拓奮進,企業黨委、董事會、經理層,按照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分工定位、各司其職、協調運轉,有力地推進了改革進程。
國企改革任務超額完成。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有力指揮下,全面建立起改革領導機制、推進機制、考核評估機制和黨內督辦機制,國資國企系統把『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踐行在使命擔當中,持續發揚『啃硬骨頭』的勇氣和『釘釘子』的精神,全面挖掘主觀能動性,千方百計搶抓進度和質量,全力以赴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截至2021年末,已經完成了三年任務的80.5%,超額完成了省要求的70%任務目標。截至目前,已完成86%。
鑄牢『根』『魂』:推動國企改革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習近平總書記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對國企發展的規律所做出的深刻論述,為做好新形勢下國企改革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證,也為當前的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大力推動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出資企業全面實現了黨建入章程,全面落實《國有企業黨委前置研究討論事項清單》,確保重大經營管理事項事先經過黨委(黨組織)前置討論研究。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配強,落實職權,切實保障經理層依法行權履職。
突出政治建設,先後出臺《關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等黨內規范性文件近20件,帶領出資企業全面制定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將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分解到黨委(黨組織)書記、副書記、黨辦和公司紀委(紀檢監察室),全方位壓實國企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構築全面從嚴治黨的強大合力。
強化思想建設。明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企業黨委、黨組織第一議題,就第一議題制度貫徹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導,確保黨的思想建設在國企深深紮根。出資企業全面明確了『七個一』的《企業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質量標准》,學習內容的充實性、針對性和研討效果得到市委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六組的充分肯定。
嚴明紀律建設。盯緊事前、事中、事後環節,堅持出資企業黨風廉政、風險防控、監督檢查、整改閉環、責任追究一體推進,開展誡勉談話1人次、批評教育1人次、提醒2人次、實施黨紀處分2人次,切實做到讓制度『長牙』、紀律『帶電』,努力建設動真碰硬、標本兼治的國資監管體系。
強化制度建設。堅持制度先行、體系推進,深入學習和充分借鑒哈市、齊市等先進經驗、實現後發優勢,出臺46項國資監管制度,涵蓋60餘項制度,深入推進國資監管基本制度體系建設。堅持出資企業黨風廉政、風險防控、監督檢查、整改閉環、責任追究一體推進,在事前環節,制定了出資企業完善權力運行制約與監督機制、合規管理指引、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建設指導意見和重大經營風險事件報告制度;在事中環節,建立了國資局監管提示函工作規則、監管通報工作規則,涵蓋三重一大、大額資金進出等4個模塊、旨在達成實時在線監管的國資在線監管系統,現已實現網絡通、數據通,進入軟件實施階段;在事後環節,建立了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機制,紀檢監察、巡察、審計等各相關監督主體發現報告的企業國有資產監管問題整改閉環管理機制,實施按規定流程驗收、復核銷號、追責問責的閉環管理過程。努力從全方位紮籠子、建規則、堵漏洞,發揮制度建設標本兼治作用,引領企業強化底線思維、實現健康運行、邁向高質量發展。
我市在國企改革中把加強黨建與企業改革發展同謀劃、同部署,責任上深耕,戰略上推進,制度上完善,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有效鑄牢了『根』和『魂』,推動了國企改革的新發展、新突破,通過企業實施對標一流、提質增效,出資企業整體經濟效益比上年顯著改善。推進『央地百對協作』,引進中央企業中國建材集團重組黑龍江普萊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實質性進展。
固本強基:促進國企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提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夯實基層戰斗堡壘。基層各級黨組織是國企改革深度推進的堅強戰斗堡壘,是國企黨委工作和戰斗力的重要基礎,全市國資國企系統深入開展『築堡壘、爭先鋒、促改革、助發展』專項行動,制定了出資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辦法、考核評價辦法、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企業黨委(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實施辦法,實現了市國資局領導班子成員對出資企業黨建聯系點全覆蓋,出臺了『十四五』出資企業人纔隊伍建設實施意見,努力促進國企黨建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切實克服『兩張皮』和『上熱下涼』問題,促進黨建與生產經營等工作相融過硬,保證改革及生產經營任務落實落地。市熱力公司新華黨支部被省委組織部確定為2021年度成長型基層黨建示范點。
堅持人民至上。熱力公司堅持『黨建融入熱』的工作理念,創建『暖中福』黨建品牌,持續推進『三抓一爭』工作法,基層黨支部標准化率持續提昇。供水公司充分發揮企業黨委領導作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完善黨建智慧平臺,提高了黨建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深入落實新發展理念。國資國企系統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重要論述,在考核『指揮棒』的引領下,出資企業全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供水公司的『脫氣復式投劑式處理低溫低濁飲用水』課題獲得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由於供水公司持續堅持自主研發,有效節約成本,省內多家地市同行業企業紛紛前來學習,省國資委已作為改革典型案例報送到國務院國資委。
深入推進市場化經營機制。出資企業全面深化人事勞動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組織機構精簡、定崗定編、定崗定點、崗位說明書設定、管理層與職工扛指標競聘上崗、管理人員退出制度和後續管理機制、兩個合同管理、多途徑安置分流人員、經理層任期制與契約化、全員績效考核與完善企業內部工資分配機制等改革要素,企業機關人員有效精簡,從企業機關崗位轉崗到生產一線崗位,企業瘦身健體、精健化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關決戰收官之年。我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把鎖定並高質量完成重點任務、補短板強弱項、務求改革實效、實現改革成果全面穩固化、制度化作為今年改革工作的著力點,定點爆破、靶向攻關,確保在重點難點任務上取得根本性突破,完成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基本完成三年行動各項任務,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收尾工作,實現全面勝利收官,向黨中央、國務院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站在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市國資國企將以『明確一個重心,把握兩個抓手,夯實三個基礎,抓牢四大主線』的工作思路,繼續凝神鑄魂、強筋壯骨,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堅持和發揚國有企業的政治、組織、制度、文化優勢等全方位優勢,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改革激發內生動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團結一致向前進,奮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