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烈日當空,此刻雞西車務段雞西站調車場上熱浪翻湧,鋼軌在陽光的炙烤下達到47攝氏度,編組場23條編組線上有657輛貨車正在快解、快編、快取、快送,有序進行調車作業。
三年前,馮韌來到雞西站西場調車組,成為一名新職連結員,對於大學畢業纔參加工作的『新兵』來說,有點落差。『我沒想到,一名大學畢業生會以體力勞動的方式融入到工作中。』雞西車務段雞西站是牡丹江以東最大的編組站,銜接林東線和城雞線,是我省東南部地區最重要的火車站之一。這裡調車工作繁忙而復雜,尤其夜間工作量突出,一整天的作業量能達到3500多輛。而雞西站西場歷來是雞西車務段運輸安全及效率最關鍵的環節之一。在西場所有作業中,決定安全最關鍵的因素在於調車作業,這是不可質疑的風險研判重點。面對繁忙的工作,馮韌暗自給自己打氣:『必須轉變思想,盡快適應工作的節奏,不能出錯。』
馮韌記得第一次經歷暑運是在2020年,他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經驗也不多。那年夏天,天氣格外炎熱,最高氣溫達到34攝氏度左右,鋼軌及車輛溫度甚至超過50度。每一輛車體已然成了一個大火爐,人走在滿是車輛的線群中,就如同過『火焰山』,更別提作業了。在雨天作業,按規范要求,馮韌必須穿制式雨衣。雨衣不透氣,作業中因體力的消耗,身體出汗散不出來,雨衣外面雨水淋著,雨衣內汗水浸著,一乾就是六七個小時,作業的艱辛不言而喻。雨天的車梯對馮韌來說是另一種考驗。濕滑的鐵制車梯激發了他的工作熱情,養成不服輸的個性。暑運工作量很大,平均每個大班都得乾近300鉤,上下車接近200次,鐵鞋制動100鉤以上。暑運對馮韌來說,是一種成長的歷練。『乾好每一鉤調車作業,確保每一趟列車安全開出,對於我來說既是本職工作,更是一種自我修練。我還很年輕,以後的路還很長,必須乾好每一鉤活,全力保障列車編組作業,不愧對崗位,不愧對青春。』馮韌說。
記者 盛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