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哈爾濱10月31日電(記者 夏烯然)1923年3月,中共哈爾濱組成立,是東北地區最早建立的黨組織;1959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航空工程系設立,數十年來,幾萬名優秀畢業生奉獻在祖國的航空航天領域;1962年,東北林業大學47名畢業生奔赴塞罕壩,構築起綠色長城……
如今,在這座充滿紅色印記和奉獻精神的省會城市,老師們正通過『行走的思政課堂』給學生講述紅色歷史和家國情懷,91歲高齡的院士以言傳身教對00後提出殷切希望,學生們也在實踐中感受大思政課給自身帶來的改變,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今秋的哈爾濱開學第一課,越來越多的高校正在把『思政課』變成學生們喜愛的『金課』。
創新『行走』的思政課堂
青年在哪裡,思政課就上在哪裡。10月12日晚,東北林業大學丹青樓內,黨委書記張志坤給2022級博士生上了一堂思政課,『大家只有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纔能明確自己的使命與擔當。』
60年前,時稱東北林學院的東北林業大學為塞罕壩機械林場輸送了47名林學系本科畢業生,他們用青春和汗水書寫了塞罕壩的綠色傳奇,把『東林精神』融入茫茫荒原。全面啟動『大思政課』建設後,東北林大開展思政課『融入自然』特色教學,結合學校豐富的自然資源,靈活設置授課場景,將思政課堂搬到森林中、草地上,探索思政課融入自然的方法路徑。
思政課教師在森林裡為同學們上思政課。東北林大供圖
『在大自然中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給學生帶來新鮮的思政課學習體驗,我們努力把思政課打造成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金課』。東北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於冰說。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部樓前,有一處『紅色孕育』教學點,是思政課教師們集體打造『行走的黨史課』的地方。從這處『精神地標』到『哈工大星』雕塑前的『星辰追夢』,從『校訓基石』到『樹下老人』,從專家院裡的『八百壯士』到科學園中的『祖國以光』,思政課教師們會邊走邊講,學生們會邊聽邊看邊交流,一堂堂生動的黨史思政課在潛移默化中走進同學們的心裡。
在哈工大校訓石前聆聽『行走的黨史課』。李臻陽 攝
『這種沈浸式的教學方式,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這所紅色孕育出的大學深厚底蘊。』哈工大的大一新生說。
傳承 91歲院士的言傳身教
『同學們遇到挫折的時候,到哈軍工紀念館走一走,看一看……』這是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姚郁在本科生『開學第一課』上給出的建議。今年8月,哈軍工紀念館入選教育部辦公廳等八部門公布的首批453家『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9月16日,91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學院教授楊士莪走上講臺,為本科生開講《振動與聲基礎》第一課。『第一節課好比打開水聲世界大門的鑰匙,必須講好。』楊士莪說。
楊士莪為本科生開講《振動與聲基礎》第一課。哈工程供圖
60多年來,楊士莪院士堅持用自己的科研經歷為學生上好第一課,即使耄耋之年也堅持站著講課,他勉勵青年學生,『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要博采眾長、擴大眼界,只要是國家需要的,就是值得乾的!』
楊士莪院士堅持啟發式教學法,使學生在課堂上不斷主動思考,最終掌握必要的知識。『楊院士教育我們說要做祖國需要的人,做祖國需要的事,他那一句「國家需要我,我就去學水聲」讓我們熱淚盈眶,這節課既是水聲專業課也是一堂最好的思政課,更加堅定了我想要守護藍色國土的決心。』2020級學生劉易說。
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與馬克思主義學院跨學科合作,將水聲專業發展與思政教育規律結合,形成育人合力的教學效果。2021年,水聲工程學院兩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行動實踐中的思政力量
『要想搞清楚哈工大為何而生、因何而強,就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大歷史觀學習感悟哈工大歷史。』今年8月,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熊四皜為2022級本科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在哈工大校園內,思政實踐課教研室協同各學院,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帶領學生思政實踐團分赴各地,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在四川綿陽,實踐團到兩彈歷程館、鄧稼先故居、三防教育館的實地見學,對『兩彈一星』事業的光輝歷程有了更直觀的感悟;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現場,實踐團成員看著火箭衝向九天,許下為航天事業奮斗終身的願望;在威海校區雷達站,實踐團實地探尋劉永坦院士的奮斗足跡……
在『兩彈』歷程館實地參觀。哈工大供圖
『通過思政實踐,讓學生親身感受本學科的發展前沿,樹立行業榜樣楷模,激發家國情懷與自身使命擔當。』哈工大思政課的老師說。
在哈爾濱,各高校堅持把實踐當成大思政課的重要內容,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競賽,先後獲得『互聯網+』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獲金獎、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世界冠軍等獎勵462項;黑龍江大學在重慶市涪陵區舉行紀念『七七事變』主題隊課,通過還原史實的方式詳細講述歷史;哈爾濱師范大學通過走訪紅色基地、開展紅色教育宣講等活動,追尋紅色足跡,汲取奮進力量;哈爾濱商業大學到尚志市開展公益支教、慰問退伍老軍人等活動,增強青年學生責任感、使命感……
融合打開思政學習新方式
為了講好思政這堂大課,讓思政課變得更加有『知』有『味』,哈爾濱將全市的思政雲課堂、青年團課和思政實踐完全融合起來,上線了集思想性、交互性和沈浸式體驗為一體的冰城大思政課雲平臺。通過整合哈爾濱市各種優質思政資源,推進網絡思政教育創新,構建起哈爾濱『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冰城大思政雲平臺上線。平臺截圖
哈爾濱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冰城大思政課雲平臺的上線,是哈爾濱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有益探索,讓思政教育變得生動化、立體化、影像化,通過持續擴充『大思政課』優質資源,推動高校積極開展與中小學思政課共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拓寬大思政教育渠道,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網絡思政格局。
同時,該平臺還聯合哈爾濱高校及初高中舉行『大思政課』線下展示和雲上發布,引導青年學生在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人民,讓思政課從單一走向豐富,從碎片走向整合,讓哈爾濱的『大思政課』建設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開啟新模式、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