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煜 李國強
『小朋友們,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上為什麼會有「八一」兩個字呢?有誰知道南昌起義為什麼選在8月1日這一天……』『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一堂名為《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國防教育課在黑龍江省雞西市滴道區社區舉行,原空軍獨立一師退役老兵劉纔興,正坐在一群孩子們身邊,講述人民軍隊在南昌城頭打響第一槍,拉開了我們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大幕的故事。
一個社區開展國防教育的資源有多少?舞臺有多大?曾幾何時,面對全民國防教育進社區、活躍於社區的新任務新要求,雞西市滴道區的工作人員也一籌莫展。
據雞西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朱玉林介紹,雞西轄區內紅色資源豐富,是東北抗聯的重要根據地、紅色交通線和《紅燈記》故事原型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地、北大荒精神的發源地……抗聯第2路第7軍千裡奔襲密山二道崗、抗聯第3軍攻佔哈達河、抗聯第4軍夜奔滴道河火車站、夜攻密山縣城等眾多戰斗在這裡打響,留下了周保中、李延祿、楊泰和等抗日英烈的光輝足跡。
『守著精神富礦,就要利用好這些寶藏。』經過市關工委走訪調研,他們發現,雞西不止有紅色富礦,還有精神寶藏——在此區域內生活的退役軍人有5萬多名,目前有參加過戰爭的200多名老乾部、老戰士生活在這片紅色土地上。
思路一變天地寬。通過整合駐地紅色資源,一個以『紅色宣講團』為主要內容的國防教育項目脫穎而出。在軍地的聯合努力下,該市關工委選拔了一批政治素質好、理論功底深、演講能力強的『五老』(老乾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成員組成宣講團,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將國防教育送進黨政機關、中小學校和社區中,至今已舉行宣講報告200多場。
前不久,市關工委聯合教育部門,組織全市近10萬名青少年參觀侵華日軍罪證雞西陳列館、雞西市第一黨支部展覽館、虎頭要塞遺址博物館等13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青少年群體中產生良好反響,也讓青少年進一步認識到,沒有強大的國防做後盾,就沒有穩定的和平環境。
『聽了爺爺講述的那段歷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一定發憤圖強,好好學習,用自己的行動、學到的知識去回報社會』……在侵華日軍罪證雞西陳列館,來自雞西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們,聽了老戰士馮其榮對抗日戰爭那段歷史的講述後,眼神堅定、語氣鏗鏘地說道。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和人生成長定格期,我們有義務承擔起國防教育重任,讓青少年認識到「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是新時代中國青少年發自內心的最強音。』雞西軍分區政治工作處領導表示,下一步,他們將與市關工委聯合,在繼續發揮『五老』作用的基礎上,協調駐軍部隊,利用八一建軍節、全民國防教育日、軍營開放日等時機,開展國防教育進校園、青少年進軍營參觀體驗等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幼小心田中種下愛國強軍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