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要求,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解放思想『回頭看』成果,市委政法委積極開展『學標杆、找差距、做表率』活動,推進市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中心科學、高效發展。
立案登記、訴前調解、速裁快審、上訴移轉、信訪接待,在雞冠區法院立案庭,這些連軸轉的工作任務令法官們應接不暇。
市委政法委通過調查了解到基層工作存在的問題是:許多地方矛盾糾紛治理主體之間協同性不足,『各自為政』『單兵作戰』導致聯動解紛成為一紙空文;長期以來,老百姓過度依賴司法救濟,對糾紛調解的信任度和公信力不高;法官平時忙於開庭審案,無精力走訪群眾、巡回辦案、指導調解,陷入『坐堂收案、閉門辦案』的困境之中。為解決這些問題,2022年8月15日,雞西市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中心成立後,市級中心主要采取審判機關委派、相關單位受理相結合,線下直接辦理、線上平臺錄入相結合,訴訟調解有效銜接的方式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工作。
市民姜女士、周女士母女二人因法定繼承糾紛一案問題成為雞冠區法院的常客。周女士說:『父親去世後,這幾個月家裡因為繼承的事煩心,家人意見不統一。我對法律也不太懂,又不知道找誰,別人跟我說咋辦我心裡總覺得不托底。後來到矛調中心窗口,工作人員熱情接待我,安排調解員,這件煩心事終於解決了。』
雞冠區法院立案庭庭長王星元感慨地說:『百姓生活中財產糾紛、鄰居糾紛、贍養老人糾紛,在我們院立案佔很大一部分比例,這些小事對當事人來說消耗時間、耗費精力,對法院而言也是審判資源浪費。』
市民代女士在雞冠區某超市打工,老板累計拖欠她工資11574元。由於老板常年在外地很難見到,為了討回應得的工資,代女士想盡了辦法。代女士告訴記者:『每次打電話討要工資,老板態度非常好,但就是不給錢,各種借口就拖著。經過矛調中心調解,欠我五年的錢,五天就有結果了。』
雞冠區法院作為中心承載服務的主要部門,將訴訟服務中心功能前移,以『便民利民』為首要目標,組建了專業的調解隊伍與入駐中心的各調解組織聯動調解,及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收到良好的效果。
雞冠區法院院長閆廣丹介紹,自中心成立以來,法院受理訴訟案件1321件,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7.95%,其中,婚姻家庭類、物業類、民間借貸類案件經調解立案總量顯著減少。中心的成立緩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工作壓力,實現了案件下降,提高了工作效能。
自2022年8月至12月底,雞西市矛盾調查處理中心成功排查7637件(與化解任務數的5153起相比,超額完成48.20%),化解7313件,化解率95.76%。縣(市)區采取信息『一格采』、事件『一網辦』、糾紛『一站解』的方式,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906件。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王海峰說:『由市委政法委牽頭成立以「1+4+N」為運行模式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司法調解「四調融合」的市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中心與雞冠區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中心、市涉行政機關訴前調解中心一體建設、同步運行,從而構建了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讓社會矛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達到進一步提昇執法司法公信力,讓群眾滿意度攀昇。』
記者 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