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雞西市委宣傳部主管 手機客戶端 投稿信箱 簡體 | 繁體
加關注 加關注 加關注 新聞客戶端
 
時政新聞 經濟新聞 縣區新聞 基層動態 民生新聞 本地熱點 文化新聞
視頻新聞 新聞時評 娛樂新聞 體育快訊 雞西環保 國際新聞 國內新聞
城市概況 歷史沿革 自然資源 旅游風光 家鄉歌曲 地域文化  雞西地市: 雞東縣 密山市 虎林市 雞冠區 恆山區 城子河區 滴道區 梨樹區 麻山區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雞西新聞網  >  熱點關注
 
一見·這場座談會,總書記強調三個『事關』
 簽發時間2023-06-10

  芒種時節,一場聚焦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座談會召開。

  解剖麻雀為全局。這場座談會開在內蒙古巴彥淖爾,著眼的是全國生態、強國建設、民族賡續的宏闊視角。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事關我國生態安全、事關強國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

  三個『事關』,內涵豐富,意義深遠。

  事關我國生態安全

  荒漠化是全球面臨的重大生態問題。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

  『三北』,我國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內蒙古橫跨『三北』,其在荒漠化防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荒漠化綜合防治。在『三北』工程建設40周年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深入三北地區考察;強調傳承好塞罕壩精神;連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

  2021年全國兩會,總書記在談到要保護好內蒙古生態環境,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時,語重心長:『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裡要加一個「沙」字。』也是這次『下團組』,總書記叮囑內蒙古要『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把生態環境放在國家戰略的大格局下去掂量。

  翻看『三北』工程發展史,我們就能理解荒漠化綜合防治對全國生態安全的意義。

  20世紀70年代,三北地區森林覆蓋率5.05%,每年風沙天數超80天,甚至在70年代末形成了一條東起黑龍江西至新疆的萬裡風沙線。

  『三北』工程自1978年開啟,至今已進入六期工程建設階段,累計完成營造林保存面積3200萬公頃,三北地區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拿內蒙古來說,昔日『沙進人退』,如今是『北方防沙帶』主要組成部分,是三北地區乃至全國的『擋沙牆』。再看塞罕壩,用半個多世紀將『黃沙遮天日』的沙地『染』出濃濃的綠。

  這次在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考察時,總書記再次發出動員令: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

  事關強國建設

  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重要特征之一。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應有之義。而荒漠化綜合防治開展得好壞,就是評判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與否的重要標尺。

  沙進人退,往事唏噓。全國治沙英雄石光銀回憶,為躲風沙,他曾搬家9次。

  荒漠化綜合防治,關乎強國建設。乾不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打折扣,中國式現代化就受影響,強國建設就仍在路上。

  荒漠化綜合防治,底色是生態文明建設。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向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致賀信指出,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荒漠化防治取得顯著成效。

  說到生態文明建設,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個詞,『國之大者』。從黃沙漫天到漫山青綠,從霧霾天數到『藍天日記』……新時代生態文明的大成效,背後是大決心。

  『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力以赴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力以赴加強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產生活環境。』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上,習近平主席用3個『全力以赴』,表明中國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

  事關強國建設的每個舉措,中國都全力以赴,都走自己的路。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踐證明,黨中央關於防沙治沙特別是『三北』等工程建設的決策是非常正確、極富遠見的,我國走出了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中國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長江浩蕩,黃河奔湧,一部中華文明史未曾斷流。

  不滅的火種更珍貴。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國共產黨人肩頭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座談會前的考察首站,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黃河『幾字彎』頂部的烏梁素海,要求當地守護好這顆『塞外明珠』,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山青、水秀、空氣新的美麗家園。烏梁素海曾為城鎮污水、工業廢水、農田退水所污染,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近年通過全流域、全要素綜合治理,流域生態環境纔得到改善。

  再到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總書記強調,三北地區生態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任務,我們必須持續抓好這項工作,對得起我們的祖先和後代。國營新華林場在1960年建場前,地貌以沙丘、荒灘、鹽鹼地為主,植被稀疏。1978年起,林場大力治理耕地鹽鹼化造成的土地沙化問題,目前林場森林覆蓋率已達65%。

  永續發展,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同場合,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

  『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

  『我們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用破壞性方式搞發展。』

  …………

  理念形成於長期的實踐。

  在福建工作期間,一次赴平潭調研,途經一個村子時,習近平同志跟隨行同志談起一段歷史:乾隆年間,當地發生了『一夜沙埋十八村』的慘劇。『我們應該在這裡建立一個生態環保的反面教育基地,讓子孫後代都明白生態保護就是我們的生命線。』習近平同志見微知著。

  理念從實踐中來,落點在制度施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荒漠化防治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國家沙漠公園發展規劃(2016—2025年)》《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制度方案》等重大規劃相繼出臺。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的國家。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在探索永續發展的道路上,步履鏗鏘。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 編輯:聶師奇
 【打印本頁】【關閉窗口】【復制地址
分享到:微博微信微博微博微博空間微博
相關文章  
 本地熱點 更多
· 海報 | 習近平心系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
· 第1視點|深情系北疆
· 一見·這場座談會,總書記強調三個『事關』
· 時政微視頻?無古不成今
· Vlog|探尋祖國北疆生態綠景
· 學習進行時?習近平總書記的海洋情懷
· 學習進行時?構築『萬裡綠色長城』,總書記念茲在茲
· 時習之 增強歷史自覺 堅定文化自信 習近平這樣闡述
 娛樂新聞 更多
· 網絡電影《職場流年之 肉食者鄙》開機儀式舉行
· 雞西市舉辦2020年男子籃球錦標賽
· 春節檔影市大戰風雲巨變
· 春節宅家,『追劇大禮單』准備好了
· 送別趙忠祥,不放哀樂放《動物世界》
· 林超賢:拍動作戲追求真實熱血不耍帥
· 《新世界》口碑分化:表演『有質感』,但節奏慢
· 角色過於鬧騰?王寶強:『唐仁』是生活的強者
 圖說雞西  
 
 
 
主管:中共雞西市委宣傳部 主辦:雞西新聞傳媒集團 技術維護:黑龍江東北網絡臺雞西站
違法和不良信息、網絡侵權信息舉報:電話0467-2883103 郵箱jixixinwen@163.com QQ:5259193
通訊地址:黑龍江省 雞西市 雞冠區 電臺路11號?
本網站由雞西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