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寒氣襲人,可記者走進雞東縣向陽鎮紅星村53歲脫貧戶陳艷軍的家,卻熱氣撲臉。
陽光透過玻璃窗曬在地面和炕沿上,屋裡更加明亮溫暖。『屋子暖和,人的精神頭也足!』陳艷軍愛人李明榮說,『今年,屋子這麼暖和,多虧了「亮子」,我家從他的靈芝種植基地拉回來整整兩大車靈芝段,這一冬兒都夠燒了。他還讓我們去拉,咱哪還好意思呀,人家一棚的靈芝段能賣500元,這可都是錢吶。』
李明榮聊的正起勁,給鄰居放牛的陳艷軍回來了,他坐在炕上,還沒暖和過來,就接著和記者聊起『亮子』:『他返鄉回來種靈芝,我們好多鄉裡鄉親都跟著沾了光,我從去年4月份到基地打工,一個月3500元,乾了6個月,掙了2萬多塊。2萬塊錢對別人可能不算啥,但對我家來說,可是一筆大收入呀!』
陳艷軍夫妻倆提到的『亮子』叫王永光,是土生土長的向陽鎮紅星村人。12年軍旅生涯,他從一名普通的農村青年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戰士。10年商海磨礪,從嶄露頭角,到大放異彩,書寫過人生的輝煌。近兩年,他返鄉創業種植靈芝,成立了黑龍江省玖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出『玖和豐瑞』品牌,帶領眾多鄉親走上致富路。
2022年,王永光在河北省霸州市生意做得『春風得意』之際,雞東縣向陽鎮黨委書記陳默、鎮長李梓楊聯系上了他,誠邀他返鄉創業,助力家鄉『鄉村振興』。收到家鄉的召喚,王永光的心活了,雖然身在異鄉20餘載,但他始終不忘自己是雞西人,時常思念家鄉的山山水水和父老鄉親。
沒多久,雞東縣委組織部部長郝旭昇和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田海軍也聯系上王永光,向他介紹回鄉創業政策,以及家鄉人民迫切致富的願望。王永光作為一名流動性黨員,在黨的感召和家鄉領導的不斷鼓勵下,毅然決然,放棄了霸州的事業,返鄉創業。
王永光回到家鄉後,郝旭昇、田海軍馬不停蹄地陪著他考察創業項目。最終,選擇了與吉林金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向陽鎮種植靈芝,開發靈芝產品。
2023年,王永光注冊成立了雞東縣玖瑞家庭農場,投資40餘萬在向陽鎮紅星村種植東北赤靈芝1.68萬株,種植面積5000平方米。第一年種植靈芝,王永光不敢大意,要知道,這一棟棟的大棚不僅是他返鄉創業的開始,更是向陽鎮父老鄉親們的希望。
每天天不亮,王永光就趕到種植基地,和工人一起,在大棚裡澆水,除草,觀察溫度、濕度,並詳細記錄。遇到不懂的問題,就立即打電話給合作伙伴,爭取每一個問題從發現開始,就是解決的開始。陳默、李梓楊抽空兒就往種植基地跑,拿上工具和眾人一起勞作。
首年種植靈芝,在王永光創業的激情和眾人揮灑的汗水灌溉中,取得了成功。他們種植的『吉芝1號』,取得了豐收。當年產靈芝粉2300公斤,收獲靈芝2000公斤,產值達到60萬元。當年,為當地的退役軍人、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農民提供6000人次的臨時用工,培養靈芝專業種植人員9人。並直接讓參與種植的兩個自然村有了自己的自主產業。在靈芝種植基地打工的村民張具祥說:『在這裡打工,每天收粉大約用兩個小時,算是忙一陣兒,平時就是乾點零活兒,一個月收入3500元。離家近,收入還不低,上哪兒找這麼劃算的事兒。』
向陽鎮通街村村民杜微微,家住在靈芝種植基地對面,由於家裡地少,一年只有兩萬多元的收入。2023年靈芝種植基地建成,她就來基地打工,從春到秋近半年時間,輕松掙回兩萬多元。既能掙到錢,還能照顧家,讓杜微微感到格外開心,她說,剛來基地時,自己什麼都不會做,在技術人員的傳授下,她學會了擺段、間苗、收粉……,現在基地裡的活兒她樣樣都會乾。
種植基地裡,有好多像杜微微這樣的『成手』,長年跟著王永光 『沾光』。
王永光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在當地大家都知道,那個當兵十多年在霸州已經成家立業的『亮子』回來了,他是帶著大伙兒種靈芝致富的。
2024年,王永光沒有滿足第一年種靈芝取得的成功。當地上百人的就業問題解決了,可產業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重任還壓在肩頭。經過不斷的探討和學習,王永光注冊了黑龍江省玖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向陽鎮黨委、政府幫助王永光協調75畝土地,還解決了用水、用電等問題,為他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年,王永光投資360餘萬元,建設168平方米的種植靈芝大棚84棟,種植靈芝10.08萬段,並獲得大豐收。收獲靈芝孢子粉21.5噸、靈芝體28.4噸,並注冊了『玖禾豐瑞』的商標,建設了基礎廠房,引進了加工設備,工廠預計今年5月開工,還可安置長年就業的鄉親15人。
臨近春節,王永光攜手向陽鎮民政服務站工作人員,叩響了一戶戶生活困難老人的家門,為他們送去大米、靈芝孢子粉等慰問品,讓老人在凜冬裡收獲別樣溫暖。王永光還發揮專長,給老人們科普冬日養生知識,講解靈芝增強免疫力的效用,鼓勵老人用健康的體魄對抗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