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記者在雞礦公司東山煤礦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大屏幕上看到,由GIS生成的一張『圖』,正在以全覆蓋方式實時監測控制井下通風。
『有了這張「圖」,我們坐在電腦前,就可以輕松、精准掌控著全礦井下通風啦。』東山礦調度室主任索世平告訴記者。
他口中的這張『圖』,就是該礦2023年12月份投入使用的煤礦井下智慧通風監測與控制系統。該系統是結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新型通風管理系統,旨在通過實時監測、智能分析和動態調控,保障井下作業安全、提昇通風效率並降低主要通風機能耗。
對這套系統了然於胸的東山礦通風管理科科長劉欣最清楚使用它的好處,他指著屏幕上的圖告訴記者:『以前兩個人背著測風儀器,在西采區2天行程約6公裡纔能完成一次測風任務。每次人工測風至少需要三次校正,因為采用平均數法,所以不可避免誤差的產生。現在,坐在電腦前點擊按鈕,不到3分鍾就能完成,工效提昇了上千倍。』
據悉,東山礦井下智能通風管控軟件平臺,集成礦井安全監控系統,可實現自動測風與通風網絡阻力在線監測;實現自然分風解算、通風網絡實時解算及災變狀態下風流仿真模擬,通風系統狀態識別和故障診斷、用風點需風量預測;實現通風參數傳感器、智能風門、遠程調節風窗的管理;實現井下調風、控風的遠程控制。
該系統在東山礦西采區的應用,僅去年一年,就收到了明顯效果:減少了專業測風人員2人、監控人員2人,年節約人工成本70萬元;通過礦井風量的動態優化調節降低了通風成本,年節約電費86.0萬元;通過該系統的技術攻關,形成了智能通風系統建設經驗和成套系統,未來可在其雞礦公司其它礦井推廣應用。實現了全礦井一鍵測風用時2分34秒,測風誤差可控制在4%以下。通過使用這個智能化礦井通風阻力測試模式,東山礦西采區井下4人2班人工測試昇級為少量人工輔助下的實時監測,管控平臺控風方案決策響應用時小於30秒,風量調控准確度達到95%。
劉欣表示,智慧通風系統是煤礦智能化轉型的核心環節,通過技術迭代與多系統聯動,可顯著提昇礦井本質安全水平,助力『少人化、無人化、智能化』礦山建設,為礦山安全生產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