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行業生態治理的攻堅戰場上,龍煤雞西礦業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昔日困擾礦區的井下污水,如今在技術賦能下實現『三級跳』——或化身生產用水反哺工作面,或成為生活用水走進職工浴室,或轉化為熱能溫暖礦區樓宇。這場由『濁』到『清』的資源革命,繪就了煤炭企業綠色發展的新圖景。
老舊巷道裡的『淨水工廠』:年省420萬的循環密碼
在新發煤礦西五采區的巷道深處,一座隱蔽在老舊巷道中的淨化水站正開足馬力運轉。2022年 6月投用的這座井下『水立方』,巧妙利用廢棄巷道空間,將每小時130立方米的采掘污水通過高雜質處理技術就地淨化。對比過去污水昇井處理的老模式,新系統不僅讓供水距離縮短3000米,更實現100%淨化水復用。
『你看這水質,清澈得能照見人影。』新發煤礦技術人員指著監測屏介紹,自動化處理系統搭配一鍵啟停功能,讓人工維護成本直降60%。更直觀的效益體現在賬本上:經核算,這套『巷道裡的淨水工廠』每年為礦裡節省成本420萬元,老舊設施改造與環保節能的雙贏實踐,成為龍煤集團首個井下大型淨化水站的標杆樣本。
技術人員對處理後的水質進行嚴格檢測
從廢水到『全能水』:東海煤礦的污水『七十二變』
在東海煤礦淨水廠,每天4500噸采煤廢水經深度處理後,化身『多面手』——既能滿足井下生產、選煤降塵等工業需求,又能作為洗浴、辦公等生活用水。這套年淨化165萬噸水的系統,每年為礦裡節約水費150萬元。
為確保水質達標,淨水廠建成投產後,嚴格執行標准化管理,每月聘請環保檢測公司對淨化後的礦井水取樣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全部達到排放標准。既可用於井下生產、鍋爐、瓦斯抽排冷卻水、選煤、煤場降塵等地面生產用水,還能滿足洗浴、職工宿捨、招待所、礦機關等單位日常衛生用水需求,這場『水的重生』見證著環保與民生的雙重改善。
通過在礦井下養殖金魚觀察水質情況
污水裡『挖』出熱能:滴道盛和的綠色供暖革命
在滴道盛和煤礦立井,210立方米/小時的礦井水正上演『溫暖奇跡』。2022年底投用的污水源熱泵系統,像一臺巨型『熱提取器』,將15℃礦井水中的熱能通過介質循環轉化為供暖熱源,取代了兩臺4 噸燃煤鍋爐,滿足2萬平方米建築的冬季采暖。
更令人稱奇的是水處理環節:渾濁污水經處理後接近飲用水標准,一部分用於井下灑水、選煤補水,另一部分則供應洗浴和辦公。『不僅省下62萬元燃煤費用,還減少了碳排放。』礦方負責人算了筆環保賬,這套系統每年可減少標准煤消耗約800噸,相當於為礦區栽下4.5萬棵樹。
技術人員在檢測井下巷道淨水設備運行情況
從『末端治理』到『源頭循環』,龍煤雞西礦業的治污實踐勾勒出煤炭行業綠色轉型的清晰路徑。如今,井下污水治理已成為該公司的『生態名片』,其探索的巷道利用、熱能開發等技術正形成可復制的『雞西方案』。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植,這座百年礦區正以污水治理為支點,撬動著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杠杆,為全國煤炭行業的生態突圍提供了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