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6月23日,記者采訪了來我市開展『追尋英雄足跡賡續紅色血脈』主題活動的原東北老航校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首任司令員、開國上將劉亞樓的孫子——密山市東北老航校研究會會長劉淵,聆聽他講述有關爺爺當年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介紹東北老航校的誕生和發展,以及密山市東北老航校研究會近年來開展活動情況。
聊起爺爺劉亞樓的性格特點,劉淵臉上流露出對爺爺的敬仰之情,他說,據爺爺的戰友、部下們回憶,爺爺做事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尤其是他的時間觀念特別強。爺爺常說:抓住戰機就是幾秒鍾的時間,一但貽誤就有可能被敵人打掉。爺爺也經常講,物質的浪費是很容易被發現的,但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的流逝、時間的浪費是無形的,我們必須爭分奪秒地去忘我工作。爺爺經常交待身邊的秘書,下發文件時要考慮對方的時間,一句話能夠說清楚的事情,就不要說兩句。打電話能夠交待清楚的事,就不要再下發文件。要想盡辦法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密山市東北老航校研究會從2016年開始,在中國航空博物館發起『緬懷空軍英烈,尋找烈士親人』活動,活動意義非凡。談起該項活動,劉淵眼前一亮,他說,9年來,研究會從最初尋找到老航校吉翔、蔡雲翔、吳奇、孟進、朱學纔、李熙川、張訓益等烈士的後代開始,逐步發展到尋找不同時期的空軍烈士以及他們的家人,幫助烈士親人尋找烈士捐軀的安息之地,告慰烈士的忠魂。十年間,研究會先後幫助80餘位空軍烈士和家屬團圓,我們用行動詮釋了對英烈的敬仰與緬懷。劉淵還向記者詳細講述了一段幫助何譜長尋找哥哥何譜扶烈士安葬地的經歷。
劉淵是第一次來雞西參觀位於密山市的東北老航校紀念館,聽講解、看實物讓他感受頗深。劉淵說,以前對東北老航校歷史的了解,都是從書本和網絡上得來的,當時感到非常震撼。講到人民空軍的成立,就不得不提東北老航校——人民空軍的搖籃。老航校從無到有,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發展壯大的,克服了種種困難,由最初的三十多人一直發展到近兩千人。當時飛機少,沒有教材沒有教員,可就是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在3年零9個月時間裡,培養出各類航空技術人員560名,為人民空軍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我當時在看這些資料時,一直有一個疑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他們為什麼能夠一直堅持?通過參觀東北老航校紀念館我最終找到答案,那就是有一種精神在支橕著他們,我們管它叫東北老航校精神。我總結了三點: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自力更生克服困難的精神,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東北老航校的歷史和精神,對於激勵我們建設中國現代化事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該好好傳承,讓東北老航校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