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7月起醫保新調整,『個人賬戶』將全部取消,卡內餘額轉哪裡去?》的自媒體文章引起較多關注。
文中宣稱『從醫保局內部人士處獲悉,全國醫保個人賬戶改革已進入關鍵階段。2024年12月,國家醫保局聯合財政部發布《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自2025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分步推進醫保個人賬戶改革,最終目標是取消現行個人賬戶模式』。隨後,不少自媒體也發布了類似內容。
對此,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向有關部門查證得知,相關文章中『「個人賬戶」將全部取消』『全國范圍內全面取消個人賬戶,所有醫保繳費全部進入統籌基金,建立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積分系統』等內容純屬謠言。
事實上,按照中央『改革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部署和《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14號)要求,目前醫保改革正順利推進,多數地區已順利完成相關工作。此次改革是在不增加社會和個人額外負擔的前提下,建立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並通過調減單位繳費和統籌基金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為普通門診統籌報銷提供支持,不存在『取消職工個人賬戶』。
改革後,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有三項權益保持不變:
一是個人賬戶結餘的歸屬不變,改革前的歷史結餘和改革後新劃入形成的結餘仍然歸個人所有,都可以結轉使用和繼承。
二是在職職工個人繳費的比例、流向不變,仍然全額劃入個人賬戶。
三是退休人員不繳費的政策不變,個人賬戶資金仍然由統籌基金劃入。
醫保改革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造謠者正是利用公眾的高關注度,編造看似『有理有據』的虛假信息,如聲稱信息來自『醫保局內部人士』、偽造文件名稱和發布日期等,試圖增強謠言的可信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謠言並非首次出現。早在2023年10月,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和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就曾針對『取消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謠言進行過專門闢謠。然而,時隔一年多,類似虛假信息再次出現。謠言故意歪曲醫保改革的真實內涵,將正常的機制優化曲解為『取消個人賬戶』,嚴重誤導了公眾對醫保改革政策的理解。
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提醒廣大公眾,如需了解醫保參保信息及醫療保障相關政策,請以官方渠道發布的內容為准。對於來源不明、表述誇張的所謂『內部消息』,要保持警惕,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清朗的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