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片樹蔭下,「鴿子開會」是熱鬧了,可留下的「痕跡」也惱人,風一吹沙塵和異味撲面而來,大家都繞道走!』近日,園林社區四街小區的李阿姨站在煥然一新的『咕咕樂園』旁,臉上笑開了花,『現在可好啦,鴿子有了專屬「餐廳」,地面乾淨清爽,真是給我們去了塊心病!』這片小區間綠化帶的華麗轉身,正是雞冠區向陽街道以黨建『穿針引線』,引專業社工、聚多方力量共繡社區治理『錦繡圖』的生動縮影。
四街小區裡這片濃密的樹蔭,長久以來是鴿子們眷戀的『家』。然而,裸露的土地成了『塵土制造機』,四濺的食物殘渣吸引蚊蟲,彌漫的異味更是讓左鄰右捨『退避三捨』。社區曾試圖『點綠成景』,可剛栽種的綠植轉眼就成了鴿子們的『免費大餐』。趕鴿子?捨不得;不整治?受不了。居民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園林社區『五社拾光』志願服務隊精准捕捉到這份『甜蜜的煩惱』後,迅速吹響了『集結號』。由街道黨工委『掛帥出征』,召集社區乾部、專業社工、物業『智囊』和居民代表齊聚一堂,圍著難題『把脈問診』,既然鴿子賴著這塊『寶地』,何不順勢而為?從『費力驅趕種綠』轉變為『巧妙共存硬化』。說乾就乾,街道作為『主心骨』,主動擔當協調中樞,向上爭取道板磚等物資、整合專業施工隊伍,並購置專用喂食盒、飲水器。『五社拾光』志願者們既是參與者,更是策劃師!大家積極參與設計、搬運物資、監督施工、場地硬化、分區規劃(食物投喂區、清水飲用點、安心活動場)全流程。最終一個功能俱全的『咕咕樂園』從圖紙變成了現實。
樂園竣工並非終點,服務隊緊接著又當起了『公約大使』,動員鄰裡共建『鴿子後勤團』。愛鴿的張大爺、熱心的王大媽……踴躍報名。大家伙兒圍坐一起,立規矩、明責任、『輪值喂養』表態度,『每日定時投喂』『定期清洗餐盤』責任到戶。一個『大家事、大家議、大家管』的長效機制悄然形成。
從『人鴿矛盾』到『人鴿共生』、從『各自煩惱』到『合力解題』、從『問題窪地』到『幸福高地』,四街小區的這一隅變化,正是向陽街道深耕『黨建領航、街社協同、社工賦能、群力群策』基層治理新模式結出的甘甜果實。『五社拾光』服務隊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當好『主心骨』和『播種人』,讓這只由『鴿』引出的治理『金點子』催開更多參與之花,吸引越來越多的居民從社區治理的『旁觀者』變為積極的『合伙人』,共同譜寫和美家園新樂章。
記者 孫洪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