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山鎮以『鎮級統籌、村級主抓、群眾參與』為工作思路,將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組織黨員帶頭清理衛生死角。同時,通過廣播、入戶宣講、微信群動員等方式,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形成『乾部帶頭乾、群眾跟著上』的良好氛圍,推動全鎮環境面貌實現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一時美』到『持續美』的蝶變躍昇。
鎮級統籌:打好『組合拳』?鎮政府聚焦『一盤棋』布局,根據《2025年雞西市『百村千街』工程『提質攻堅戰』實施方案》對各村進行環境衛生指導,明確為各村提供操作規范。建立『1名班子成員包村、1大學生駐村』機制,16個村實現指導全覆蓋,建立常態化工作督導機制,定期對各村環境問題進行檢查、匯總,形成問題清單並及時反饋至各村,明確整改內容、整改標准與整改時限。同時安排專人跟進整改過程,確保整改到位。
村級發力:多元舉措激發整治活力各村圍繞人居環境整治核心目標,因地制宜探索出差異化治理路徑,創新激勵機制。部分村莊推行聯動模式,將全村劃分責任片區,黨員乾部帶頭認領最難清理的衛生死角,帶動村內村民主動參與房前屋後整治。部分村莊推出『積分制』,由村『兩委』聯合村民代表組成評議組,通過實地查看、鄰裡互評等方式公開打分,村民持積分可兌換食鹽、肥皂等生活用品,通過各種舉措實施,群眾環保意識顯著增強,為鄉村振興鋪就文明底色。
全鎮以構建長效保潔機制為目標,各村組建專業化保潔管護隊伍,通過公開招聘吸納專職保潔員,實現16個行政村保潔隊伍全覆蓋。各村主乾道、文化廣場、河道溝渠等重點區域,實現『日掃日清、隨髒隨掃』,真正讓村莊環境管護從『突擊式整治』邁向『常態化維護』。?
如今,麻山鎮徹底扭轉了以往『突擊式整治』的被動局面,構建起人居環境『常態化維護』新格局。這不僅顯著提昇了村民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感,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持久動能,讓整潔宜居的環境成為吸引人纔回流、產業發展的靚麗名片,為探索新時代鄉村治理現代化提供了生動范本。
麻紅娟 徐玲月 記者 孫洪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