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梨樹區街裡街道自動社區,一套『三色臺賬』工作法正悄然為老年服務裝上『精准導航』,讓每一份關懷都精准抵達老人心間。
精准摸排,完善紅黃藍『三色臺賬』。社區工作者通過走訪,詳細記錄轄區高齡、獨居等特殊群體的需求細節,將其按實際情況精准分類,制定詳實的紅、黃、藍『三色臺賬』。紅色高危群體每日重點跟蹤,從用藥提醒到安全檢查;黃色群體每周定期關懷,提供采買、打掃等服務;藍色群體每月暖心回訪,持續關注需求。『三色臺賬』目前涵蓋238位老人,社區每日匯總老人信息,解決訴求,確保事事有回音。
多方協同,當好養老『暖心管家』。社區把各方力量都納入『暖心管家』陣營,社區工作人員化身『生活管家』,負責日常事務協調、生活幫扶等;社區衛生院工作者組成『醫療管家』,依托『三色臺賬』,為特殊老年群體提供上門體檢、健康監測等服務;辦事處、機關下沈黨員、轄區企業則擔任『救助管家』,共同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截止目前,『暖心管家』為老年人服務108次,捐贈物資10000餘元,解決各類問題61次。
志願同行,爭做銀發『貼心兒女』。每天,社區工作者電話詢問『紅色臺賬』裡楊爺爺的情況,聽他說院裡菜情、小羊產崽情況;過節時,志願者送新衣、米面,他總念叨『破費了』,轉頭卻把山東親戚寄的糖果分給大家,楊爺爺送的糖果也變成了『甜蜜的回復』,承載著楊爺爺無聲的感激。
線上聯動,實現智慧『精准助老』社區搭建『線上連心橋』,邀請老人入群互動,結合臺賬精細化管理: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通過群聊掌握動態、接收信息;『黃色臺賬』中行動不便但能使用通訊設備的老人,除線上關注,工作人員每周主動詢問需求;『紅色臺賬』中不會用手機的老人,工作人員每日電話詢問,實現科技便利與人工溫情完美融合。
銀鈴互助,豐富晚年『文化生活』依托『三色臺賬』打破傳統養老服務模式,以『銀齡互助』為特色,開設老年服務項目:『藍色臺賬』中擅長纔藝的老人主動擔起『老師』,每周二和周四准時開展『樂器公益課堂』;70多歲的姜叔叔組織的『紅色文藝樂隊』,在建黨104周年時,召集轄區200多名老年人志願者演出,吸引2000餘名觀眾。
自動社區的"三色臺賬",恰似一雙溫暖的手,牽著老人穩穩前行,讓每位老人在精准服務中安享幸福晚年,讓夕陽時光從容美好。
常悅婷 記者 孫洪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