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五谷飄香。9月17日,密山市裴德鎮德興村的稻田邊格外熱鬧,一場別開生面的水稻綠色種植技術現場觀摩會在這裡舉行。來自各村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代表和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走進田間,近距離感受綠色農業的魅力。
此次觀摩的核心,是駐村工作隊今年重點打造的115畝綠色種植技術集成示范田。與常規管理田相比,示范田的稻株挺拔健壯、稻穗顆粒飽滿、色澤金黃,呈現出豐產豐收的景象,讓前來參觀的農戶們連連稱贊。
科技賦能農業昇級
『藏糧於地』顯成效
『這個稻杆用了有機肥,又粗又壯,抗倒伏能力強。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種地要選對路子,纔能穩產增收。』在觀摩現場,德興村第一書記劉成一邊展示稻穗,一邊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向農戶們講解技術要點。
此次示范田推廣的核心是『綠色增效』。通過施用『金地米格-黃金』有機肥,配合科學田間管理技術,不僅減少了化肥投入,還實現了水稻的提質增效。其目的,是幫助農民節本增收,讓『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真正落到實處。
觀摩會現場,種植戶們走進稻田,彎腰查看稻穗成色,仔細對比長勢,並與技術人員交流心得。很多農戶表示,以往對新技術心存疑慮,但親眼所見、親手觸摸之後,信心更足了。
農戶點贊綠色技術
增產增收有盼頭
『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拿115畝地做了對比實驗。現在看來籽粒飽滿,抗倒伏能力也強,今年的收成一定不會差。』德興村種植戶劉坤臉上寫滿了喜悅。
同樣心動的還有來自東勝村的種糧大戶潘利。他直言:『今天一看,真是不一樣。示范田的稻株比我們常規田強壯得多,專家又詳細講解了技術要點。我覺得這個品種值得推廣,明年我也想試用。』
農戶們的積極回應,正是綠色種植技術贏得認可的最好證明。過去,農戶種田大多依賴經驗,化肥使用量大,成本高、收益有限。而通過綠色技術的推廣,農戶不僅節省了成本,還能提高產量,實現『減投入、增產出』的雙重效益。
駐村工作以點帶面
農業昇級見效快
據了解,自駐村以來,工作隊始終把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核心任務,積極對接農業科研機構和企業,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通過建設『示范田』、培育『示范戶』,以點帶面,推動農業轉型昇級。
在推廣過程中,工作隊不僅注重技術引進,更注重農戶的接受度。他們采取『田間課堂+實地觀摩』的方式,讓農戶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示范田裡學習經驗,增強對新技術的信任感。
『示范田是樣板,更是信號。我們希望通過科技示范,讓農戶們真正認識到綠色農業的發展潛力,形成由點到面的輻射效應。』駐村乾部表示。
科技賦能鄉村振興
稻香滿田繪新景
此次觀摩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全村種植大戶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更有效激發了農戶應用新技術、發展綠色農業的積極性。
當前,密山市正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以綠色、生態為導向,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稻米產業。通過科技賦能,水稻種植正從傳統走向現代,從高投入走向高效益,從『會種田』邁向『慧種田』。
田野裡,金黃的稻穗在風中搖曳,映照著農戶們對豐收的期盼,也見證著密山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正如一位農戶所言:『科技用好了,種地也能成為致富的好路子。』
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密山正以科技為筆,繪就稻香四溢、增收致富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