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新刷的外牆多亮堂,下水道也不堵了,住了二十年的老房子,現在比新房還舒心!』站在自家陽臺上,麻山區居民李女士笑得合不攏嘴。這生動的一幕,正是麻山區以『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破題,用實乾繪就現代化城市圖景的縮影。近年來,麻山區從住房保障、環境整治、綠化基建三方面發力,讓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從『紙上』落到『心上』。
住房問題是民生之基,麻山區住建局把『安居』作為頭等大事。針對老舊小區『路面坑窪、外牆滲水、設施老化』的痛點,他們不搞『表面功夫』,聚焦屋面防水、外牆翻新、道路重修、排水改造、供電昇級等關鍵工程,從根源上解決老住戶的『心頭煩』。改造後的小區不僅環境變美了,房產也跟著保值增值,老城區真正融入了現代化城市發展節奏。
棚改項目更讓『安居夢』照進現實。正在建設的『墨都名苑小區』,佔地2.08公頃,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4棟13層高樓加1棟物業用房拔地而起,建成後能安置340戶棚戶區居民。『以前住的小平房又潮又暗,以後能住進電梯樓,出門就是配套設施,想想都盼著早點搬進去!』家住附近的張先生,每次路過工地都要駐足看看進度。
『現在街上看不到佔道經營的小攤販了,農貿市場裡也沒了衛生死角,逛著都敞亮!』市民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城區環境的變化。為了讓『家門口』更整潔,麻山區住建局牽頭搞起『綜合整治』:一邊聯合執法大隊、環衛部門,盯著沿街商戶『門前三包』落實情況,整治佔道經營、破損立面、人行道亂停車,規范建築渣土管理,連農貿市場的衛生死角都徹底清理;一邊在校園周邊、小區門口、公園廣場這些居民常去的地方,搞『常態化巡街』,發現問題立刻整改。
更貼心的是,他們還通過掛條幅、發宣傳單,跟居民嘮家常講政策,讓『城市是我家,維護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不少居民看到垃圾會主動撿,看到亂停車會幫忙勸,『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氛圍越來越濃。
走在麻山區的公園和廣場,老人在長椅上聊天,大人和孩子在運動器械上玩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隨處可見。這背後,是住建局把綠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完善『綁在一起乾』的巧思。
基礎設施上,他們添置巡查執法車,讓管理更高效;改造地下老舊管線,搞城區雨污分流;冬天供暖是大事,他們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全面檢修管網和設備,針對供暖差的小區專門制定改造計劃,讓居民家裡暖乎乎;主次乾道、背街小巷的坑窪路面,用『巡查+小修』的方式逐個修復,路燈亮燈率穩定在98%以上,晚上出門心裡踏實。
綠化方面更是亮眼:全區已建成3處公園,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1.61平方米,城市綠地率43.08%,綠化覆蓋率49.35%,朝著國家園林城市標准穩步邁進。今年新增的5.6公頃公益花海,更是成了居民打卡的『網紅地』,不少人周末帶著家人去拍照,幸福感滿滿。
從『住得穩』到『住得美』,從『環境淨』到『生態優』,麻山區用一件件實事,讓現代化城市圖景越繪越清晰。接下來,他們還將繼續優化城市功能、創新治理方式、提昇服務水平,讓百姓的幸福底色更濃、生活更有盼頭。
趙柏? 記者 孫洪義 塔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