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6月26日訊 今年,雞東縣立足縣情,進一步優化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圍繞特色和效益抓調整,著力構建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新平臺,促進農民增收。
圍繞優質糧食生產抓調整。該縣積極鼓勵建設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優質糧食產業帶,籌集資金1700多萬元,建設優質稻田10.5萬畝。目前,已建成防滲渠3500米,田間構造物150餘座,機電泵站5座,預計10月份竣工,年末前完成國家級驗收,現已完成投資1500多萬元。同時,他們積極抓好雞林、明德等鄉鎮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建設,今年,全縣種植優質糧食作物近百萬畝,全部實施農業標准化生產。
圍繞龍頭企業原料需求抓調整。該縣圍繞10餘家涉農龍頭企業的原料需求,積極拓展外部市場,發展訂單農業,全縣訂單總面積達到50多萬畝。
圍繞市場需求抓調整。該縣積極引導農民優化種植結構和品種結構,注重品種改良,擴大市場前景好、比較效益高、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經濟作物面積,重點沿雞密公路建設萬畝瓜菜經濟帶,建設了雞東鎮石河北村瓜菜種植基地和平陽鎮永隆村棚室蔬菜種植基地及向陽鎮西香瓜基地,同時,建設永和鎮、向陽鎮萬壽菊種植基地和烤煙種植基地,增加農民收入。圍繞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抓調整。以水稻、大豆、玉米和蔬菜為重點,按照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技術操作規程,擴大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規模,培育了『欣利大米』、『紅勝大米』、『明德大米』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食品品牌。篩選、繁育優良品種,做大做強綠色食品產業,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