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雞西市委書記張常榮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物質文明看廚房,精神文明看茅房。近年來,在我省農村開展了廁所革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還有需要亟待解決和完善的地方。
全國人大代表、雞西市委書記張常榮說,廁所革命不僅直接關系農民的生活品質,還關乎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他建議,把廁所革命擺到鄉村建設一個統領的地位。在廁所改造過程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域不同、文化傳統風俗也不一樣,不要搞一刀切,一定要尊重百姓的意願。
張常榮說,農戶家裡的廁所革命,讓農民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同時,逐漸改變了幾千年來的傳統觀念、傳統習慣和錯誤認識,提昇了廣大村民的文明素養和健康素養。張常榮說,廁所革命不僅直接關系農民的生活品質,還關乎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小廁所,大民生。農村廁所革命不僅是一項重要基礎工程,更是一項文明工程、民生工程。
張常榮說,他建議把廁所革命擺到鄉村建設一個統領的地位。在廁所改造過程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域不同、文化傳統風俗也不一樣,不要搞一刀切,一定要尊重百姓的意願。在實踐中要設計多種模型、多種方式讓百姓自己根據需要選擇,調動農民的內在積極性,讓好的民生工程受到百姓的歡迎,不能搞表面文章,要加強示范引領。給農民展示出好的實際例子,讓農民體會到改廁的好處,從內心接受改廁。各地要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改廁工作搞好綜合環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