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助力民營企業發展為著力點,市級領導帶頭入企問需,深度挖掘企業最困擾的突出問題,當『四員』、破難題、解企懮,努力搭建『無障礙』政企溝通平臺,持續轉作風優環境。
一是當好惠企政策『宣傳員』。組織各地各單位對現行的惠企政策進行全面梳理,以宣傳貫徹《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契機,采取網站發布、懸掛條幅、發放宣傳單、入企宣講、大廳(窗口)告知等方式,積極宣傳國家重大技術昇級工程綜合獎補、工業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稅費減免、創新金融產品、創新創業、人纔待遇、招商引資等方面惠企政策,宣傳和引導企業用足、用好、用活各項優惠政策,激發內生發展活力。稅務部門活用惠企政策,與建設銀行合作,以企業繳稅信用為依據,聯合推出『雲稅貸』業務,納稅人不需要提供財務報表等資料直接辦理貸款,隨借隨還、方便快捷,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累計為132戶納稅人辦理貸款6736萬元。
二是當好助企發展『勤務員』。市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5家重點企業開展了入企問需活動,召開了由29戶民營企業代表和28個相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的全市民營企業家優化營商環境懇談會,深入聽取民營企業對我市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采取現場辦公的方式,解決民營企業提出的『加大政務事項公開力度』『釋放金融企業存款餘量』『規范公共服務』『清理無謂證明材料』『加強納稅指導』『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等14個具體問題。如,天和焦化項目建設竣工後,規劃、國土等16個部門采取聯合辦公方式,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安監、消防等30多個審核手續,為企業及時開工生產、市場銷售贏得了時間。另外,組織相關部門對去年36戶虧損規上企業,逐戶走訪調研,詳細了解虧損原因和生產經營難題,與企業共同研究解決辦法和政策措施,幫助企業盡快走出困境。
三是當好牽線搭橋『聯絡員』。堅持把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當成『自家事』來抓,充分發揮全國石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級石墨產品檢驗檢測中心、興凱湖『智力行』活動、銀企對接會及各類協會、商會、金融擔保機構等招商引智平臺作用,組織企業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對接洽談,搭建科研成果轉化或中試實驗平臺,開展科技合作攻關,加快新產品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幫助企業與國內外大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拓展資金、技術、管理、營銷、市場等渠道,推動趨同企業群體的產業互補、產品互補,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四是當好為企服務『先鋒員』。加大對民營企業服務力度,制定領辦代辦、會辦專辦等促進產業項目落地達產達效的7項制度,實行服務重點企業和項目建設『直通車』、市級領導包扶制、專人專班制和三級協調機制,出臺了《雞西市重點產業項目定期督辦制度》,對全市46個億元以上項目建立重點項目檔案,每月跟蹤項目建設進展和投資完成情況,市級領導及時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對工作落實不到位、措施不力、成效不明顯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嚴肅問責。年產30萬噸生物燃料乙醇項目落地後,立即成立項目專班,定人駐紮項目建設現場提供24小時『管家式』服務,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辦理建設用地等20多項手續,變『項目業主跑』為『政府代辦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