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雞西市委宣傳部主管 手機客戶端 投稿信箱 簡體 | 繁體
加關注 加關注 加關注 新聞客戶端
 
時政新聞 經濟新聞 縣區新聞 基層動態 民生新聞 本地熱點 文化新聞
視頻新聞 新聞時評 娛樂新聞 體育快訊 雞西環保 國際新聞 國內新聞
城市概況 歷史沿革 自然資源 旅游風光 家鄉歌曲 地域文化  雞西地市: 雞東縣 密山市 虎林市 雞冠區 恆山區 城子河區 滴道區 梨樹區 麻山區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雞西新聞網  >  熱點關注
 
黑土地上感受『中國飯碗』新變化
 簽發時間2019-03-12

  新華社哈爾濱3月11日電 題:黑土地上感受『中國飯碗』新變化

  新華社記者王建、楊?、苑欣芳

  萬物復蘇的春天,有『中國飯碗』之稱的我國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到處是備春耕的熱鬧景象。

  記者采訪感到,在這片黑土地上,『科技范兒』更加足了,『綠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優質種子更加『吃香』……

  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一展館展出的農產品(3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王建攝

  『藏糧於技』:科技改變耕作

  『現在這拖拉機,在地裡不用把方向盤,都走得溜直!』在虎林市寶東鎮太興村,虎林市金健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文勝很是得意。

  在合作社院裡,數臺大型農機具已檢修好,再過一段時間便可在春耕中派上用場。登上一臺拖拉機,駕駛室內各種按鈕、拉杆讓人眼花繚亂。李文勝給記者演示起衛星定位功能,一邊介紹:『這個屏幕就可以顯示這臺拖拉機的位置情況,比如我們要求播種間隔18厘米,那前後絕對差不了,保證精量播種,比以前小四輪播種效果強多了。』

  除了衛星定位大農機,李文勝還誇耀起了合作社近年購進的一臺自動噴灑農藥無人機:『以前打藥得僱四五個人,現在就用一個人,在地頭拿手柄控制就行,沒藥了無人機還能自動返航。』

  這是虎林市金健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裡的水稻自動插秧機(3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苑欣芳攝

  科技的力量正改變傳統的備春耕方式。過去水稻催芽,農民都是在自家屋內用塑料布、棉被捂住種子,費心勞神,且出苗慢、出苗率低。如今,水稻智能化催芽在黑龍江已廣泛推開。

  在雞西市雞東縣金達萊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李永男領著記者參觀其水稻智能程控催芽車間:『瞧,每個箱體內有多個感溫探頭,探頭采集的數據傳輸到顯示儀上,然後再傳到電腦上,工作人員在電腦邊就能控制箱體溫度,實現恆溫。』

  近年來,黑龍江持續向農業科技要產能,實施『藏糧於技』戰略。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7%左右,水稻智能化催芽車間有1000多個。

  推進『三減』:唱響『綠色』發展

  在密山市密山鎮新河村,多座大棚正著手培育辣椒苗。『我們平常用的都是有機肥,采用噴灌和滴灌結合。綠色是必須的。』密山寶匯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谷慧林說,通過打『綠色牌』,他們種植的辣椒供應國內知名辣醬生產企業,並遠銷韓國。

  春節過後,綏化市慶安縣久勝鎮久陽村村委會主任孫廣帶領村民來到哈爾濱市一家有機肥生產企業考察,預訂了4000噸有機肥。孫廣說,以前為了增加產量,不少農民患上了化肥農藥『依賴癥』,隨著市場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他們開始使用有機肥,產『綠色糧』。

  黑河市孫吳縣樺林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輪作,在減少化肥的情況下,產量不降反增。合作社理事長吳德顯說,2017年種玉米的地塊,2018年種大豆,每公頃化肥使用量減少200多斤,去年大豆畝產量達到400斤。

  『以前我們注重增產,現在注重品質。』吳德顯說,綠色安全農業是今後的發展方向,今年還將繼續實施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的『三減』行動。

  虎林市金健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文勝在展示具備衛星定位功能的大機械(3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楊?攝

  近年來,黑龍江省通過推廣多種技術方法,全面深入推進農業『三減』。2018年,黑龍江省農業『三減』高標准示范面積達到3500萬畝,今年預計達到4000萬畝。

  優選『種子』:追求『品質』農業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產出好不好,種子很關鍵。記者調查發現,品種紛雜、育種能力弱等制約農業發展的狀況正在改變。

  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秦家村,種糧大戶崔明在育秧大棚裡忙活起來。崔明說,與過去相比,更加重視優質品種的選擇。

  春節過後,崔明就預訂了100多畝的『綏粳18』長粒水稻品種。『過去種植圓粒品種,國家收購不愁賣,現在要想賣上好價格,就得選擇優質品種。』崔明說,他和當地一家企業簽訂了水稻收購協議,每斤比市場價高出2毛錢。

  這是密山市密山鎮新河村辣椒種植大棚裡的灌溉設備(3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苑欣芳攝

  記者了解,『綏粳18』具有產量高、品質好、抗倒伏的特點,越來越受到農民歡迎,全省推廣面積超過1000萬畝。

  大豆育種專家、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李艷華剛完成在海南省的育種工作,回到海倫市。『經常有農民來問,我培育的高產高蛋白品種產量如何,在哪兒能買到?』李艷華說。

  海倫市前進鎮自新村大豆種植戶付正武種了4000畝大豆,品種就是李艷華培育的東生7和東生17,畝產量達400斤,蛋白含量在40%以上。

  海倫市糧食局局長陳英健說,過去每到備耕時期,農民選豆種往往不知道選哪個好,如今大豆育種研發能力提昇,有了更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中科院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繁育的東生系列在海倫種植面積已達80%以上,成為黑龍江積溫帶主打品種之一。

來源:新華網
作者: 編輯:陳江
 【打印本頁】【關閉窗口】【復制地址
分享到:微博微信微博微博微博空間微博
相關文章  
 本地熱點 更多
· 黑土地上感受『中國飯碗』新變化
· 雞西市煤炭商會正式成立
· 創新驅動,活力迸發質效雙增
· 解放思想,敢於擔當,為雞西轉型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 5G連線:書記省長千裡聽民意!
· 張慶偉:以新一輪思想解放推動新一輪振興發展
· 王文濤: 把生態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把旅游作為支柱產業
· 【美圖】繁花似錦,鮮花爛漫的雞西風光大片,送給節日裡的雞西女神!
 娛樂新聞 更多
· 訪奧斯卡獎得主華人女導演石之予
· 《聲臨其境2》口碑下滑 總導演嘆『續集難做』
· 陽春三月 國產文藝片唱主角
· 《芝麻胡同》的京味兒,真帶勁兒!
· 2019動畫大年 經典IP紛紛回歸
· 《荒野獵人》導演出任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 詠梅 『我看過太多普通人,演的也是普通人』
· 『摘金擒獅捉熊』華語片喜提雙十一
 圖說雞西  
 
 
 
主管:中共雞西市委宣傳部 主辦:雞西新聞傳媒集團 技術維護:黑龍江東北網絡臺雞西站
違法和不良信息、網絡侵權信息舉報:電話0467-2883103 郵箱jixixinwen@163.com QQ:5259193
通訊地址:黑龍江省 雞西市 雞冠區 電臺路11號?
本網站由雞西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