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興凱湖邊上一名普通的農家女,憑著多年的創業打拼和科學的養殖技術,成為密山市遠近聞名的家庭農場主,被親切地稱為『鴨蛋姐』。她每天直播養鴨過程,帶網友看看興凱湖的自然風光,把興凱湖獨特的魅力推送到全國各地。如今,她的粉絲量達到十多萬人,曾獲得雞西市首屆全國電商草根網紅大賽『達人獎』。她作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年銷售大米、鮮糯玉米等農產品近萬單,總收入20餘萬元。她就是密山市白魚灣鎮喜忠家庭農場場主潘振華。
科學養殖直播帶貨以『特產』為家鄉代言
2012年以前,潘振華和丈夫僅僅依靠13畝承包田為生。2013年,夫妻倆不甘寂寞,又在興凱湖邊承包了60畝水田。經過了發展種植業的屢屢失敗,潘振華開始反思,滋生了自主創業的念頭。『我們興凱湖天藍水綠,野生小魚、小蝦特別多,為什麼不搞養殖啊?』於是,潘振華萌生了養殖鴨子賣鴨蛋的想法。
2017年3月,潘振華建鴨捨、扣大棚,搭建了簡陋小房車供自己休息,扣塑料大棚為養鴨場地,第一年,由於經驗不足,加上湖邊的惡劣環境條件,鴨蛋產量特別低,但要強的潘振華沒有放棄,憑著不服輸的韌勁,白天忙農活、喂鴨子,夜裡看書學習、在手機裡查找資料。通過不斷地學習,積累養殖技巧,懂得了『生態養鴨模式』,講究『規模化養殖、科學化管理、現代化經營』。
潘振華新建了200平方米的彩鋼房鴨捨,劃分了運動場、休息區等,采用科學的放養方式和不喂精飼料的養殖方法。鴨蛋采用古法醃制,味道鮮美,遠近聞名,供不應求,被村民親切地稱為『鴨蛋姐』。
為了拓寬思路,她參加了雞西市婦聯舉辦的『龍女電商精准創業』培訓班學習。她刻苦專研,不懂就問,憑著一股韌勁,她的『湖邊鴨蛋』成為學員中第一個上架龍女電商平臺的產品,剛開播粉絲量就達到30000人。
由於她家的鴨蛋醃制方法特殊、味美多汁、油而不膩,吃過的顧客都紛紛回購,在網絡上被搶購一空,她成為名符其實的『電商達人』。
借助網絡發展壯大助力村民共同富裕
網絡直播給潘振華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更壯大了她的發展信心。潘振華的農場又引進了一大批鴨雛,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鴨蛋產量。希望搭上電商快車的湖鴨蛋能被推送到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潘振華每天除了直播帶網友看鴨子的生活環境、喂飼料、撿鴨蛋、捕魚過程,空閑時還會帶大家看看興凱湖的自然風光,宣傳興凱湖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地域文化、人文景觀、風土人情,既宣傳了她的產品,也把大美興凱湖獨特的魅力推送到全國各地。如今她的粉絲量達到了十多萬人。
電商客戶張女士說:『我看過她的直播,覺得她那養殖環境太好了,因為好的環境纔能生產出好的產品,並且她醃制鴨蛋的方法我特別認可,從她上線開始我就吃她家鴨蛋,味道好極了。』
事業的發展,使得潘振華在致富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在艱苦的創業中,得到了村民們無私的關心和幫助。『一花獨放不是春,我不能只顧自己致富,我要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她總想著為村裡的村民做些貢獻。於是,除了直播賣生態湖邊鴨蛋、興凱湖特產各種魚、蝦,還幫助鄉親們銷售興凱湖邊生產的大米、鮮糯玉米等農產品。年銷售近萬單,收入20餘萬元。
潘振華感慨到:『能取得今天這樣喜人的成績,與黨委、政府的幫助分不開,我會把這份幫助當成一種鼓勵,更好地宣傳家鄉,帶動更多的農民朋友加入互聯網直播帶貨中來,為家鄉的發展做貢獻。』
記者 孟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