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市區文化路改造施工現場。記者 魏瑩攝
8月21日傍晚到22日清晨,我市出現了一次集中降水,雞冠區降雨量達到30毫米以上,屬於大到暴雨程度,致使中興橋下等低窪地段出現不同程度內澇,給百姓出行帶來極大不便。造成城市內澇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道路雨污分流工程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市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副主任王鵬。他說,市區地勢南高北低,鐵路以北地區地勢平坦低窪,遇到強降水,易造成積水,形成內澇。中興橋鐵路橋下位置,最具代表性,這裡地勢低,四面匯水。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對此處的應對措施是24小時值守,在發生險情之後,立即啟動強排泵站,用最大功率的強排泵進行排水。
據了解,城市內澇發生後,市政設施維護中心立即啟動應急搶險預案,出動80多人,啟動大功率水泵,全力排水;應急開啟礦棱河閘門,加快易澇點積水排放;各易澇點派專人死看死守,打撈收水井阻塞物,及時疏通排放積水;出動高壓衝洗車、吸污車、發電車等車輛及設備實行緊急排澇,在30分鍾內解除了險情。
目前市區的城市排水系統能否滿足城市排水需要?王鵬給出了答案:按照城市規劃設計,現有的排水系統,可以滿足市區內城鎮居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因為它是以區域日供水量和年平均降雨量兩個數據為主要參數設計的。因此,在遇到極特殊天氣產生內澇,不是排水系統問題,它屬於自然災害。
作為市區的雞冠區是老城區,原有的排水體系基本上是雨污合流,已經不能滿足國家環保要求。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響應中央環保工作要求,進行雞冠區主要街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設。該項目由雞西市城市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雞西市雞冠區中北城市區域排水設施建設工程、雞西市雞冠區污水處理廠三期及配套排水建設工程組成,三個分項目均為省百大項目。
其中,雞西市城市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包括祥光西路、騰飛路、仲興街、水岸街、平安路等主要街路。項目於2020年9月開工建設,目前已經完成管渠建設16.8公裡;雞西市雞冠區中北城市區域排水設施建設工程,規劃建設包括富強路、西勝街、太平街等37條街道雨水管網建設,計劃改造長度30.65公裡,現已完成施工前准備工作,8月末將陸續開工建設;雞西市雞冠區污水處理廠三期及配套排水建設工程,於2020年9月開工建設。建設污水處理廠1座,日處理污水能力5萬噸,現已完成工程量的80%;同時完成南山路、勞動路、紅旗路等7條街道、約13公裡雨水管網建設。
實施雨污分流後,雨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河流,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達到國家排放標准以後,排放到自然水體內。
『目前,雞冠區主要街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中,其中雞西市城市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雞西市雞冠區污水處理廠三期及配套管網建設工程的管網部分預計於2023年完工。雞冠區主要街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工後,會增加管道的容量和流量,將減輕現有管道排水壓力,會極大改善市區雨水排放能力。』王鵬說。
記者 王洋 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