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勇於創新、積極進取,在平凡崗位上取得優異成績。他就是市勞動模范、省總工會第十二屆代表大會代表、省第十三屆勞動模范,雞西市東北亞礦產資源有限公司一車間主任紀明輝。
現代企業的科技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主要動力。紀明輝在工作中非常善於鑽研創新。他所在車間已經建成幾十年,設備老舊、產能落後。他組織技術人員經過數年研究實踐,逐漸完善生產工藝,完成了原礦磨工藝改造,月產量由1400噸提高到2000噸,每月為企業新增效益20多萬元。一車間原有的70年代生產的精礦脫水系統脫水效果不好、水分大、烘乾成本較高。紀明輝提議以最新的程控隔膜壓濾機等一系列的機械改造,使物料水份由原來的含水量35%下降到20%,每年為公司節約材料消耗80餘萬元,產品質量也由含碳量93%提昇到95%。同時,借鑒同行業先進經驗,將車間的烘乾系統從老式的烘乾炕烘乾改造成轉筒烘乾機烘乾,將噸烘乾煤炭消耗量由原來的0.5/噸降低到0.25/噸,每年為企業節約資金200餘萬元。一車間原有的成品包裝系統為最笨重的人力包裝,工作環境差、工人勞動強度大。他借鑒先進經驗,帶領技術人員完成包裝系統工藝改造,實現了包裝工藝機械化生產。在企業節能減排過程中,他將原有的燃煤鍋爐供暖改造為利用烘乾尾氣餘熱供暖的方式,並用餘熱為職工浴池供應熱水洗浴,既節省了大量原煤又減少了煙塵污染,優化了環境,每年為企業節約供暖費用近50萬元。這些科技創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企業競爭力,也解決了工人勞動強度大、環境污染大、能源消耗大的問題。
工作中,紀明輝積極進取,克服各種困難開展生產工作。隨著車間產能的不斷加大,原有的供水系統已無法滿足生產需要。他組織技術人員規劃設計,克服山地不易施工、高度落差大等困難,在車間鋪設了一條1000餘米的供水管線,保證了車間的正常生產供水;引進布袋式除塵器,將其運用到煙塵、排潮、提料風機尾氣等部位治理,減少尾氣排放,淨化了廠區周邊環境。在處理尾礦管路的融冰過程中,紀明輝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冒著零下近30度的嚴寒,在室外連續工作5個小時,他的這股乾勁兒也帶動了同事,大家一起提前完成工作。他還帶領車間員工對廠區大門、設備設施等進行清潔改造,如今廠區舊貌換新顏。作為車間主任的紀明輝,時刻把安全生產作為第一要務,嚴抓、狠抓、穩抓安全生產。他強化車間組織結構,將安全生產責任層層落實、分解。在油庫、車庫、配電室、變壓器設置警示牌、配置滅火器,利用班組會進行安全教育,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多年來,他所帶領的車間,始終都能很好地完成各項生產任務,保持生產設備完好,無重大傷亡事故。
作為一名有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紀明輝在工作崗位中時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社會生活中,他心懷使命樂於奉獻。穆棱河柳毛鄉段次出現洪災,他組織出動員工20餘人參與抗洪搶險,眾志成城讓洪水低頭;選廠西段采區滅火救災,他身先士卒帶領員工衝鋒在前,對車間的幾名困難職工多次組織捐款捐物,共計達2萬餘元,讓家庭困難的同事感受到來自大家庭的溫暖。
記者 王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