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稻谷飄香,記者在雞東縣的水稻田間看到,稻穗金黃,顆粒飽滿,成片的水稻迎風擺動。農民們正趁著晴好天氣抓緊收割,收獲的喜悅洋溢在田間地頭。據了解,今年,雞東縣水稻再獲大豐收,預測總產量24萬噸。
『雞東大米』馳名省內外,品嘗雞東好米,賞金秋稻浪,首選必是『明德』。明德朝鮮族鄉位於雞東縣東部,穆棱河衝擊平原下游,是『雞東大米』主要產區之一。全鄉耕地總面積6.7萬畝,其中水田5.2萬畝。明德鄉平原面積佔70%,水資源豐富,氣候溫暖濕潤,年降雨量550毫米,有效積溫2600度左右,土壤為黑油沙土,有利於作物生長。由於灌溉條件優越,明德鄉一直是雞東縣優質水稻生產基地,水稻年產量穩定在5300萬斤左右,素有『魚米之鄉』美稱。2023年,明德鄉被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確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
9月20日上午,在明德朝鮮族鄉明德村路邊的一片稻田記者看到,三臺水稻收獲機正在稻裡『撒歡奔跑』,收獲機『跑』過之處,稻梗被貼根割下,成熟的稻粒直接收入車倉,拖拉機快速地將一車車稻粒送往晾曬場。
藍天、白雲下,行走於田間壟上,看稻浪翻滾,聞水稻收割後散發的陣陣清香,令人愉悅,讓人陶醉。在與農民交談中,能夠體會出他們掩飾不住的豐收喜悅。雞東縣紅火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廣俊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們合作社種植水稻5000餘畝,今年水稻大豐收,預計產量在2700噸左右。目前,他們把所有的收獲機械都檢修完畢,預計9月底全部下地收割。
在明德鄉,准備為秋收大乾一場的不只是農戶、合作社,還有鎮黨委、政府和糧食加工企業。明德朝鮮族鄉農業副鄉長李吉華說,2023年秋收臨近,明德鄉糧食作物整體上看,好於前幾年,具備豐收態勢,水稻『一噴多效、防病增產』等技術的普及對糧食產能提昇起到了有力支橕。明德鄉秋收籌備工作已全面展開,截止目前,水稻收獲機、拖拉機等機具已檢修完畢,水稻加工、倉儲主體也已准備好,開始2023年度新糧的收購、加工。
雞東水稻大豐收,好大米賣得好不好,還得靠大型糧食加工企業助力。雞東縣順發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艷苓告訴記者,順發米業年加工大米30萬噸,有『美稻一品』和『八楞山』兩大品牌,大米銷往山東、四川、雲南、安徽等11個省市。大米品質好,深受各地消費者歡迎。順發米業今年又新上了速食米飯生產線,將於近期投產。
雞林朝鮮族鄉也是『雞東大米』的主要產區之一,這幾天,『心急』的農民也已開始下地收割。雞林朝鮮族鄉農業副鄉長許景碩告訴記者,雞林朝鮮族鄉種植水稻面積4.6萬餘畝,預計產量高達2.3萬餘噸,他們正利用晴好天氣,組織大型機械搶抓農時盡快收割,預計全部水稻在10月20日前收割完畢,確保糧食歸倉。
眼下,在雞東縣穆棱河兩岸廣袤的大地上,隨處可見大片成熟的水稻,在秋日的陽光照耀下,時而掀起層層稻浪,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據雞東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生產綜合辦公室主任劉廣樂介紹,今年雞東縣水稻種植面積在40萬畝以上,預計產量在24萬噸左右。今年,縣農業農村局及廣大農戶,共同克服了臺風、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影響,確保了水稻豐產豐收。雞東農業農村局將用好『雞東大米』這張金字招牌,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把雞東大米綠色品牌叫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