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采摘園內收獲的葡萄即將送往市民家中。記者 盛秋實攝
秋季的金黃帶來豐收的喜悅,祖國的生日帶來收獲的甜美!雞冠山下、穆棱河畔,從西郊鄉梁家村到紅星鄉朝陽村,廣袤的黑土地碩果累累,處處一派瓜果飄香谷滿倉的豐收景象。
9月28日,秋風送爽,雞冠區西郊鄉梁家村迎來一年中的『最佳節日』——豐收采摘節。眾多市民呼朋引伴,舉家驅車來到這裡一邊欣賞金秋美景,一邊品嘗購買瓜果,感受豐收的喜悅。步入村內,家家戶戶門前擺起水果攤,小橋流水,瓜果飄香,熙熙攘攘的人流,構成一幅秀美的鄉村畫卷。村民把院子裡剛采摘的新鮮水果擺在家門口,紫色的葡萄、金色的玉米、紅色的沙果,吸引市民游客爭相購買。談到今年的收成,躺在搖椅上曬太陽的徐大爺高興地說『:今年挺好,產量比去年高。』忙著收錢的王大姐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收成挺好的,今年種的果都豐收,這回也不用出門了,在家門口就全都賣了,沒想到小山村現在越來越好。』
臨近晌午,村裡的小飯堂飄來陣陣肉香,殺豬菜、蒜泥白肉,一道道美食擺上餐桌,村民和游客紛紛來到這裡,用豐盛朴實的農家宴慶祝中秋、國慶兩節,讓幸福感掛在臉上、獲得感握在手中,大家載歌載舞,處處歡聲笑語。
近年來,梁家村積極踐行『保護綠水青山,守住金山銀山』理念,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將近郊農旅融合作為發展方向,因戶制宜、就地取材、就勢造景,結合民俗文化,帶動鄉村假日休閑、餐飲民宿、果蔬采摘等產業不斷壯大,從前封閉的農村環境逐步走向開放,鄉村景象一片欣欣向榮。在院裡忙著張羅飯菜的梁家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申玉國告訴記者,按照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今年4月起,全村大乾100天,拓寬6米柏油馬路,修建400米疊水石臺景觀,種植了800米的五色花海、227畝的向日葵花海,建成3座木制拱橋。依托年產水果1500噸的特色果園,通過開展秋收節、采摘節系列活動,村民坐在家門口就能把新鮮的果蔬賣出好價錢。
就在此刻,雞冠區最東面的紅星鄉朝陽村一片忙碌景象,王桂芹正和村裡的老姐妹們在自家的采摘園裡將剛剛從大棚內摘下來的葡萄打包裝箱,通過物流送到客戶手中。一串串顆粒飽滿、沈甸甸的各色葡萄壓彎了葡萄架,苹果、龍冠果結滿枝頭。采摘園裡、田間地頭,村民穿梭其中,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說到今年的收成,王桂芹來不及擦汗興奮地說:『挺好的,我種的品種挺多,紅的綠的黑的,有夏黑、京秀、寒香蜜、茉莉香,有很多品種賣完了,我們現在正在裝箱發貨。中秋節到了,咱們農村有一個老習慣,中秋節吃點水果,我也祝大家伙中秋節愉快,希望城裡人都能吃上俺家種的水果。』
朝陽村黨總支書記尚元盛說:『我們村主要發展果樹場,以果為主,有3000多畝地的水果,今年的收成特別好,通過搞采摘,增加了果農的經濟收入。』
緊挨朝陽村的紅太村,此時村裡甜青玉米專業合作社內機器轟鳴,院內堆滿了剛剛收獲的青玉米,在加工流水線上,合作社成員們將玉米清洗、去皮、選棒、切割、蒸煮、晾曬,送入冷庫儲存。通過反季銷售,800餘萬棒雞西玉米將在冬季運往全國各地。在紅勝村,今年村裡甜青玉米種植達到3000餘畝。從8月15日開始進入收割期,在9月23日秋分到來前,就已全部收割完畢。300餘萬棒玉米已經在冷庫內進入恆溫貯藏,從冬季開始進入銷售旺季,整個銷售期將持續到明年5月。通過特色種植,給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崗位,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30餘萬元。
近年來,雞冠區大力發展近郊特色農業,通過對上爭取資金,構建『專業合作社+種植戶』生產模式,全面提昇農業創新力和競爭力。今年,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540萬元投資建設的3600餘平方米紅星鄉紅勝村冷庫項目,可滿足深加工速凍甜糯玉米500萬棒,初步預估年收益達35萬元。投入800萬元建設西郊鄉梁家村冷庫項目,運營模式采取村股份合作社自營,用於儲存梁家村特色凍梨,當季只能賣到幾角錢一斤的凍梨利用冷庫貯存到來年夏季,反季銷售價格大幅增長,實現農業增效,確保農民增收。
記者 張曉玲 盛秋實 魏瑩 王倩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