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山區,基層治理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化作一樁樁暖心事、一件件實在事。近年來,麻山區堅持以『強黨建、聚合力,強基礎、提能力,強服務、擴張力』三招『組合拳』,打出了基層治理新高度,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黨建引領,讓治理有『主心骨』。『黨組織就是咱們基層治理的「定盤星」!』麻山區深諳此道,全力構建『區委—鄉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樓棟(片區)黨小組』四級聯動治理體系,還配上『四長三員』。全區19個村(社區)劃分81個網格,217名專兼職網格員、46名下沈民警,再加上『一村一法官』全覆蓋,每個網格都有黨員網格員『站崗』,黨組織的關懷就像毛細血管一樣,延伸到每家每戶,大事小情都有人管、有人問。
夯實基礎,為治理『強筋健骨』。麻山區知道,想要治理好,基礎必須牢。過去三年,砸下近300萬元,建起1個區級、2個鄉鎮(街道)級綜治中心,還有19個村(社區)服務站。區綜治中心從70平方米的『小角落』搖身一變成375.44平方米的『大平臺』,『和美』接待大廳、『家園』休息區、律師調解室等5大功能區,看著敞亮,用著方便。公安、法院、民政等42家單位都『入駐』,還制定20項運行制度,真正實現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事情全辦清』 。
貼心服務,守好平安『責任田』。麻山區把重點人員服務管理當作大事來抓,創新建立風險隱患排查臺賬,把16個重點領域、15種重點人群都列得明明白白。今年以來,347人享受到『點對點』服務:24名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有人照管,57名『三失一偏』人員得到關懷,108名刑滿釋放人員有了安置……摸排的123件矛盾,成功化解120件;119件風險隱患,整改了115件。這些數字背後,是麻山區對群眾穩穩的守護。
如今在麻山區,基層治理不再是政府的『獨角戲』,而是黨群同心的『大合唱』。通過這『三招』,麻山區把基層治理的『難點』變成了群眾幸福的『支點』,讓基層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實實在在提昇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 孫洪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