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6月24日訊 我們緊緊圍繞煤炭經濟安全發展這個中心,立足強基固本,狠抓質量達標,把煤礦安全生產擺上『生命工程』的高度,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實起到為我市地方煤炭經濟保駕護航的作用。近日,市煤炭工業局局長李玉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李玉寶說,雞西市煤炭工業局重點開展了煤礦質量標准化建設,進一步夯實安全基礎,建設一批本質安全型礦井。首先在雞東縣和雞冠區『打樣』,幫助他們各建一處成熟規范的質量標准化礦井,通過以點帶面,要求其他縣(市)區以此為准,建設質量標准化礦井。全市共300餘處礦井,現已驗收合格80餘處,其餘礦井全部按要求在進行整改過程中。
李玉寶解釋,國家對質量標准化礦井建設的要求是『推動』,而我市則要求必須『達標』。之所以這麼嚴格,是因為我市作為資源型城市,煤炭佔經濟比重很大,安全問題尤為突出和重要。所以,只有最基礎的安全生產問題解決了,纔能保證雞西市今後的煤經濟實現穩步快速發展,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李玉寶認為,雞西市理想的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模式是:良好靜態基礎+有效動態管理+准確完善制度=實現安全生產管理。
對於煤礦整改工作,李玉寶說,我們一刻都沒有放松過,做到嚴格把關,進一步落實煤炭企業主體責任,嚴防違法違規生產。對限期整改的項目,督促煤礦制定方案,規定時限達到標准;需立即整改的項目,督促煤礦制定方案,規定時限達到標准;驗收合格後方可開工生產,決不含糊。
李玉寶說,凡事人為先。硬件到位了,還得由具體人員來操作。所以我們始終如一重視培訓工作,全面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綜合素質。為此,在進一步強化三、四、五級培訓的基礎上,提高煤礦管理技術人員的聘用『門檻』,加強對在崗的管理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煤礦安全生產作為煤礦的『生命工程』,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日常性工作,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開展下去,纔能真正使煤炭經濟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即將結束采訪時,李玉寶由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