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全市糧食秋收已全部完成。經初步測算,今年糧食產量將穩定在120億斤以上,實現『二十連豐』。
年初以來,我市以建設『四個農業』即: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為引領,從『五良』即:良種、良技、良田、良機、良制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糧食增產潛力。2023年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92.9萬畝,其中糧食作物779萬畝、同比增加13萬畝,超省定任務指標13.11萬畝,農作物全部播在豐產期。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實地指導農業生產主體及廣大農民科學有序開展田間管理工作。召開全市農業防災減災暨推進格田改造促進單產提昇現場觀摩會議,全力推進我市田間管理和格田改造工作質效進一步提昇,壓實落靠農業防災減災責任與措施,促進單產提昇。堅持推廣應用優質、高產、抗逆品種,深化產學研用一體,提高糧食單產水平。強化數字技術、生物技術賦能糧食生產,積極推廣科學輪作、精量播種、測土施肥、節水灌溉、綠色防控等耕作方式和栽培模式,推進水田格田化改造和旱田規模連片作業,通過適時早播、科學施肥、精細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獲減損等多元化措施實現增產。強化黑土地保護,堅持管控與修復並重、保護與利用統籌、用地與養地結合,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打好田間工程、減肥控藥、土壤培肥組合拳,加大高標准農田建設和侵蝕溝治理力度,釋放黑土地優質生產能力。實施現代農機配套應用,加大高端智能農機裝備推廣應用力度,全面提高農機保有量、配套率、作業面,擴大規范化、精細化作業比重,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推進組織形式創新,培育壯大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推廣托管服務模式,引入供應鏈企業服務規模化種植,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提昇糧食產出水平。
近年來,我市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大投入,把基本農田建成高標准農田。積極開展優質高效增糧示范、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項目,推動全市農業生產高質量發展,促進我市在全省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中不斷增加雞西份額。
記者 郭洪超 伊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