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虎林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李守軍
東北網雞西10月8日訊 (雞西日報記者 陳敏) 迎接國家全域旅游和5A景區創建指導組到虎林指導、督促虎林群體惠民工程——虎林體育場及時維修改造,邀請全國知名詩曲作家為虎林創作市歌……李守軍是忙碌的,作為虎林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他牢記使命,不忘初心,以建設『生態強市、美麗虎林』的中心目標,竭盡全力發展文化、體育和旅游事業,不斷為增加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奮斗著。
永葆『初心』,讓文化惠民舉措軟硬兼備
1968年10月出生的李守軍,1988年1月參加工作,2001年5月入黨。作為一名文化戰線的當家人,李守軍深知文化陣地建設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2018年,他主持督辦了民生工程文化館和圖書館改造項目,使文化館成為集文化活動、教育培訓、數據采集、信息傳輸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場所,達到國家二級文化館標准;使圖書館的藏書量達到7萬冊,讀者量和借閱量得到大幅提昇。
他兼任虎林市音樂舞蹈曲藝家協會主席職務,懂藝術、熱愛文化事業,積極投身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中,主導、策劃新年音樂會、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動、中俄文化交流系列活動、『珍寶島之夏』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等文化載體和品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其中連續舉辦六屆的『珍寶島之夏』系列文化活動,已成為虎林群眾文化一張響亮的名片。開創性實施了『菜單式』文化惠民服務模式,根據各基層單位群眾的不同需求,設計不同文化『菜品』,成立了三支『結對子、種文化』惠民小分隊,由各館領導帶隊,找准時間點,送『菜』上門,進企業、社區、校園、軍營、農村,對民間文藝團體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文藝愛好者進行專門輔導培訓,使其藝術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2018年,三支『結對子、種文化』惠民服務隊全年下基層356人(次),服務基層單位98個,組建民間文藝團體37個。在『珍寶島之夏』中,『菜單式』文化惠民服務為民間文藝團體編導節目520餘個,指揮演出60餘臺(場),支持鼓勵2000餘名文藝骨乾參與演出,挖掘培訓輔導骨乾人纔1000餘名。2019年『珍寶島之夏』已開展一個月,演出40餘場,吸引觀眾達8萬人(次)。
堅守『初心』,讓全民健身之路越走越寬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講話精神,業餘體校冰場向市民開放,每年接待群眾3萬餘人(次)。2018年,舉辦體育比賽及健身活動達到26場,參與健身活動群眾達到10萬人(次)以上。鑫人合滑雪山莊冬季開放3個多月,每年接待滑雪愛好者達16萬人(次)。成功策劃舉辦了三屆『南島湖國際冰釣大賽』、兩屆『國際冰雪越野場地賽』、一屆『國際冬泳表演賽』,使虎林冰雪資源與體育、旅游、文化緊密融合到一起,形成拳頭品牌。在他的努力下,各類體育協會、俱樂部發展到22個,組建了100餘支健身隊伍。2018年,虎林市被評為黑龍江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不忘『初心』,讓紅色文化基因傳承久遠
早在2005年,李守軍擔任虎頭要塞博物館館長期間,就組建虎頭博物館紅色文化講解小分隊,他帶隊,攜帶圖版、圖片等,深入偏遠學校、20多個連隊,講解虎林抗日歷史,宣傳革命光榮傳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恢復二戰紀念園下1.8公裡的要塞坑道,對博物館地下要塞的室內設施、人物進行場景再現;相繼出版了《日本關東軍虎頭要塞》《虎林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之地》兩本圖書。2009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虎頭博物館』被中宣部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參與組織拍攝了《虎頭要塞》數字電影拍攝。開展了『情系烏蘇裡江——虎年虎林虎頭行』中國民間攝影大賽、中央電視臺『激情廣場』愛國歌曲大家唱大型活動。201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園落成開放;2016年,成立紅色旅游挖掘辦公室,參與挖掘紅色故事200餘篇,《風起雲湧的抗日烽火》《虎林紅色旅游文化故事》《解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真相》已完成編輯工作。通過一系列工作,理清了虎林紅色文化脈絡,樹立起紅色虎林形象。
牢記『初心』,讓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自2010年李守軍擔任虎林市旅游局局長以來,深入學習習總書記的『兩山』理論、兩次龍江講話,狠抓落實。加快推進景區建設。聘請北京巔峰智業編制了『旅游產業及品牌營銷』『虎頭小鎮旅游』等規劃設計。籌集投入旅游開發資金4700萬元,完成了虎頭景區的基礎工程、烏蘇裡江廣場及友好公園工程改建、二戰終結地紀念園景區一期等項目建設。大力開展旅游營銷宣傳。在北京、哈爾濱、雞西機場,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黑龍江衛視、牡丹江、雞西電視臺投放虎林旅游形象廣告。在北京、廈門、杭州、俄羅斯海參崴等地舉辦了虎林旅游推介會。強化旅游服務規范有序管理。深入開展了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虎頭珍寶島景區5A級創建活動,開創性實施了全域『四個統一』管理模式,成功將農墾、森工景區景點納入全域旅游管理范疇。今年初,『全域旅游』創建已通過黑龍江省初審,5A級景區創建也通過景觀質量評審,雙創工作等待國家驗收。
『通過做實文化旅游工作提高當地經濟收入,提昇當地群眾幸福指數,是我不變的初心,永久使命,我將永遠忙碌下去。』李守軍堅定地說。